第七百三十四章 发老婆(3 / 4)

加入书签

bsp;  闻武真侯之语,身侧的桓齮点点头,整个学宫之内,现在有三千多人,从明岁起,每一年都会有数百人离开学宫,奔赴大秦军中,以为助力。

    也就是说,从明岁开始,便是检验他们学宫生员的时候了。

    “明岁的入学考核,也要应时而变,不能够给予空隙!”

    能够通过乡里、县里、郡里考核来到护国学宫前的参与生员,本身已然足够优秀,但护国学宫乃是国之重器,务必给予每个人相对公平的机会。

    好在,入学之后,还有诸多考核,若是不满足,直接给予淘汰,也算一个筛选机制。

    “第一批生员如今在册的只有八百人不到了。”

    “先前我等还不解武真侯为何如此严厉,现今而观,须得如此!”

    “学宫之路,乃是精干之路,只需要最好的!”

    桓齮轻叹一声,第一批入学之人又一千零八十人,如今却只有八百不到了,三年来,折损、淘汰甚多,一开始还颇为可惜。

    但现在却没有半点可惜的心思,有些生员以为进入学宫,待满三年,便可以有爵位和官职,只是,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不过,层层淘汰之下,一些好的苗子直接出现,其中有一些人,令桓齮等人很是看好,只要不出差错,绝对的大秦军中诸将备用之选。

    还有一些,若是在接下来一天下过程中,快速成长起来,说不得便会有上将军之类的人出现。

    “山东诸国的探子可有所得?”

    对于桓齮等人的办事能力,周清没有任何怀疑,毕竟也是做过上将军之位的,待在学宫之内,开始之时或有不妥,但时间一场,便是上手。

    如今在册的虽有八百人不到,但其中的诸国探子也有不少,能够确定身份的都有二十多人,不能够确定身份的也有十多人。

    “按照我们昨日定下的计策,明岁给予分发。”

    能够入选学宫,而且撑持到三年之后,山东诸国挑选的那些人的确不俗。

    按照桓齮等人多语,宁可错杀,不可放过,暗地里将那些人处决便可以了,但周清却不这般认同,虽为探子,然则,山东诸国若然不存,探子也就不是探子了。

    只需要将他们放在合适位置上,便可潜移默化转变。

    “可也。”

    桓齮颔首以对,不将那些人分发至主力军中,倒是一个解决之法。

    “对了,前些时日,本侯曾有意让大王将灭韩所得适龄女眷汇聚一处,让学宫生员自行挑选,明岁之后,他们将进入军中。”

    “又逢大战,堪为九死一生,也该留下些许血脉,那些生员考虑的如何?”

    第一批入学宫的生员,年龄如今都快二十,大点的,都二十出头了,其中有相当之人都无姻亲,是故,考虑到接下来入驻军中,生死无常。

    便是有此策。

    就算是寻常的老秦人,都会在参军前三个月,无论如何,都有婚事准备,然后留下血脉,不至于血脉断绝,这些学宫之人,堪为优秀,是故,以那些王室掳掠之人填充,应该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