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国立工业大学(5 / 7)

加入书签

在的。

    想起在后世看的电视,微服私访记,那更是瞎扯。

    只能说是人们为了拍话剧,故意编出来的,以迎合观众为主。

    看看那么一乐也就算了,可不能真当真了。

    一个皇帝,只带着那么几个人,搞什么微服私访,那真是嫌命长了。

    就连朱元璋,如今都没有太多的自信,认为自己按照那种程度的微服私访,能不被人给干掉。

    在一众护卫的保护之下,来到了工业大学。

    工业大学这边的人,见到皇帝居然带着太子亲至,那一个个是分外的激动。

    皇帝和未来的储君,一同来到这边,这是他们极大的荣幸,

    同时,也让工业大学这里面师生,越发觉得他们选择来到工业大学这里,是一个极其的正确的选择。

    不说别的,单单只看陛下,对他们这边的重视就知道,接下来只要好好做事,那绝对不会太差。

    如今工业大学的人并不多,只有不到三百人。

    而且,这里面老师就差不多有一半之多。

    而这所谓的老师,有的是从国子学的那边,抽调过来的在算术,物理上面有一定的水平,且愿意在这上面进行钻研的学生。

    让他们一边当老师一边学习。

    这也是前期师资力量不够,不得不做出来的一些折中。

    等到今后,相应的人才越来越多,规章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在想这般轻易的高升,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可以说,这些人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除了一部分这样的人之外,更多的则是从各行各业,聘请过来的专业人才。

    让他们来到这里面任教,传授相应的技术,并做相应的研究。

    而来到这里任教的人,除了校长之外,其余的人都没有官职。

    朱元璋设定了一定的职称,职称和他们的工资,待遇水平这些相挂钩。

    与之相应的,今后朱元璋这边还会建立相应的国有企业,和学校进行一个联动。

    把研究和生产相结合,能更好更快的推动研究成果规模化,商业化,民用化。

    再用生产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需求,来促进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

    什么样的科研成果,生命力最强?

    那自然是能造福百姓,推进社会发展,能够大规模工业化,民用商用,大部分百姓接受,并在今后推动社会改变,影响生活的那些才是。

    当然,在做这些的同时,高精端的也同样不能少。

    不过,这个时候大明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基础,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