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金军南下(3 / 5)
马蹄上裹了粗布,不容易打滑且走起路来几乎没有声音。
耿固来了精神,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有天夜里辽军偷袭,杨无敌情急之下,一刀劈开山崖,那块石头就是当年崩下来的!”
“吹吧你。”石勇嗤笑一声,“真那么神,还能被辽人擒了?”
“你懂个屁!”耿固急了,“那是被奸臣害的!我爷爷亲眼见杨家后人来祭祖……”
李骁听着他们斗嘴,嘴角微微上扬。
耿固这人虽然满嘴跑马,但对这片山川确实了如指掌。三天前要不是他坚持走那条几乎被积雪淹没的小道,他们早就被巡检司的人逮个正着了。
“嘘!”李全武突然低喝一声,拐杖重重顿在地上。
所有人瞬间噤声,连那十匹契丹马都仿佛察觉到什么,不安地刨着蹄子。
风里,飘来一缕若有若无的炊烟。
在这鸟不拉屎的云中山北段,炊烟比刀子还吓人。
他们这趟买卖风险太大,从辽国境内私贩战马,一旦被查获,轻则没收货物,重则掉脑袋,但利润也确实诱人。
若是走大路,首先就要取得茶马司的“马引”,那价格贵的不说,还不是什么人都能买到。
在契丹人那里买到战马后一路南下过关隘,又是一大笔钱给了官府,等到头一结算,辛苦一趟就赚个零头。
所以才有人铤而走险专门走山路,和贩私盐是一个道理。
耿固猫着腰爬上岩石,片刻后脸色煞白地滑下来:“是…是溃兵来的,看打扮像雁门关那边的。”
李骁的心沉了沉,乱兵比山匪还可怕,没有一点道理可讲。
雁门关离这儿百十里,怎么会有溃兵逃到这深山里?还没等他细想,一阵马蹄声碾过冻土,像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不是商队的散漫节奏,是急促的、带着慌乱的铁蹄声。
“躲起来!”李骁低喝,一行人拽着马钻进林子中。
树枝刮得脸生疼,他却死死盯着山下,二十多个骑兵正往这边跑,盔甲歪歪扭扭,不少人甲叶上还挂着暗红的血,最前面那骑的腹心甲都凹了个大坑。
“是禁军的甲!”石勇的声音发颤,“看旗号,是雁门关的守军!”
雁门关的守军?众人瞳孔骤缩。
那可是雄关,雁门关两侧山峰陡峭,形成天然屏障,仅有一条狭窄的峡谷(雁门古道)可供通行。关城修筑在山谷最窄处,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守军怎么会成了这副丧家之犬的模样?莫非是内讧了?
骑兵队没往山上走,慌不择路地朝南逃窜,马蹄扬起的冰碴子溅了一路。
众人刚松口气,山下再次传来哭喊声,一群百姓疯了似的往南跑,老的少的挤成一团,有个老妪摔倒在冰上,后面的人只顾着往前冲,连回头扶一把的都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