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曹操使离间,马超杀韩遂(1 / 3)

加入书签

潼关。

曹军大营。

“文和,已经过去几天,没见敌军有内讧的迹象啊。”曹操背着手在军帐内踱来踱去。

距离当日与韩遂阵前交谈,已经过去几天时间,但潼关并没有什么动静。

“丞相别担心。”贾诩老神在在,道:“猜忌的种子已经种下,咱们只需再加把劲,敌军内部必然生乱。”

“如何加把劲?”曹操连忙请教。

“只需去信一封。”

贾诩说着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却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曹操心领神会,当即亲自执笔,给韩遂写了一封信,还不忘加盖丞相大印证明真实性。

“文和,劳烦过目。”曹操说着递给对面贾诩。

贾诩接到手中粗略看过,便拿起一旁的毛笔,开始在信件上的关键之处涂抹。

很快,一个个墨团出现在信件上。

做完这些之后,贾诩把信件推给曹操,说道:

“丞相,可以派人射入城中。”

曹操见状先是一愣,旋即抚掌大笑,道:“妙!妙哉!”

“文和计策,真是教人叹为观止,这下马儿定然会误会韩遂。”

“刘备去了河西,潼关之中不过一群乌合之众。”贾诩淡然道:“雕虫小技,足以离间。”

诸葛亮确实预判到曹操的计策,赶往河西堵住搭建浮桥的徐晃。

但随着刘备离开,西北联军之中,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智囊,只剩下一群匹夫。

尤其,贾诩本身就出自西北,对这群人脾气秉性,可谓是了如指掌,所用计谋足称“对症下药”。

“来人呐!”

曹操吹干墨迹,把信件封好,并在外边写上:

致书韩兄,文约亲启。

话音落下,许褚从外边进来。

“丞相有何吩咐?”

“仲康,把这封信射入城中。”

“喏。”

许褚接过信件,拿上强弓就朝外而去。

盏茶后,许褚去而复返,回禀道:

“启禀丞相,信件射上去了。”

“知道了。”

曹操挥手示意退下,旋即重新看向贾诩。

“丞相,可以召集诸位将军前来,让三军做好随时进攻的准备。”

“好!”曹操神色振奋,一口答应下来。

军令随后下达,曹营诸将行动起来,开始暗中动员大军。

表面上,夜幕下的曹营没有任何异样,实则士卒纷纷开始披挂甲胄...

另一边。

潼关城头之上,一支箭矢从城门楼上拔下来,一群值夜士卒凑在一起研究。

奈何杀才匹夫,大字不识一个,根本弄不懂内容,最终只能上报给小头目。

小头目赶来后,接过箭矢上拆下的信件,便看到八个大字,下意识念叨出来:

致书韩兄,文约亲启。

姓韩字文约,指向性太强,想弄错都难...

“原来是给韩公的信件。”人群中一名士卒开口,“信件给我吧,我这就给韩公送过去。”

很显然,这么士卒乃韩遂麾下出身。

由于西北联军的性质,城头上的守军,并非出自其中一家,而是从每一位军阀帐下抽调,共同值守城头的防御工作。

自然而然,看到是韩遂的信件,帐下的士卒便主动请缨,确保信件能送到韩遂手上。

小头目闻言也不好反对,只能把信件交给对方。

士卒接过信件,便匆匆离开城头,径直去找韩遂。

剩余士卒互相对视一眼,而后便也默契散去。

不过他们没有回到各自岗位,同样各自离开城头,找各自的军阀报信去了。

很快,城外射来一封给韩遂的书信,此事就各大军阀之间快速传开。

“兄长,韩老贼这是想做什么?”马岱背着手在屋里踱来踱去,念叨道:“不妙!不妙啊...”

“贤弟怎么看?”马超直接问道。

“深更半夜,曹军方面送来密信。”马岱不假思索道:“这事儿怎么看都不对劲儿。”

“没错。”庞德附和道:“搞不好韩老贼跟曹贼勾搭上了,想跟咱们来一个里应外合呢!”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