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塌了?(1 / 3)

加入书签

秣陵

街道上,到处堆放着积土,看上去邋邋遢遢。

百姓们扛着农具,各自返回家中,结束今日的劳作。

有了百姓的帮助,速度得到显著提升,只用了半天时间,第二条壕沟就挖好。

比之第一条壕沟更宽、更深,已经达到失足摔进去,就会直接摔伤摔死的程度,深度可见一斑。

孙权站在壕沟旁,往底部瞅了一眼。

由于没有护栏,望下去颇有种心悸的感觉。

“这么深...”诸葛瑾唏嘘道:“有的地方都快挖出水了,肯定能防住敌人的地道。”

“这里堆放一些柴火作甚?”孙权看着四下好奇发问。

第二条壕沟旁,隔三差五就有一个柴火堆,显然是故意为之。

“倘若第一条壕沟被绕过,敌军直接挖到第二条壕沟中。”诸葛瑾解释道:“可以把柴火扔下去点燃,把敌人烧死在壕沟底部。”

“而且起火的浓烟,也会倒灌进敌人的地道,把里边的敌军都呛死。”

这么深的壕沟,荆州军就算挖进来,一时半会也上不来,就只能待在壕沟里。

放一把大火,钻进来的荆州军无处可逃,只能被活生生烧死。

地道内本就空气不通畅,倘若燃烧的烟雾倒灌,呛死可就不是形容,而是实打实的字面意思。

“妙哇!”孙权拍手叫好,“第一条壕沟积水,第二条壕沟放火,这还真是水火无敌、万无一失!”

“这是黄老将军的主意。”诸葛瑾笑道:“老将军们都经验十足,有他们在,秣陵定然无忧。”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此话不假啊。”孙权深以为然。

“咚咚咚...”

突然,有战鼓声响起,从城外飘到城中。

孙权与诸葛瑾对视一眼,旋即行色匆匆往城头而去。

为方便通行,两条壕沟上边,有搭建起快速通过的“小桥”,而且不止一架。

不仅是君臣二人,军中诸将及将士听到动静,也都通过这些小桥快速跨越壕沟,来到城头之上。

“周贼要攻城了?”孙权神色紧张。

秣陵城外,东南西北四面城墙外,一分为四的荆州军已经列好方阵,做出一副随时准备进攻的姿态。

“主公不必担心!”黄盖立下军令状,“末将就是豁出去性命,也绝不让敌军踏入城池一步!”

“黄老将军不输廉颇!”孙权赞道:“有您在,定保秣陵无虞。”

一时间,秣陵城头也忙碌起来。江东军蹚着没过脚脖子的积水,开始做战前的准备工作。

而在城头看不见的角落,正在发生着最为关键的事件。

大巴车处,由于地道挖出来的积土,全都堆放在这里。

一个个土堆连在一起,宛如一道土墙一般,遮挡住来自城头的视线。

土墙后,一个个道士神色肃穆、手持火把,盯着脚下倾倒的散装火药。

三通鼓罢,所有人全部就位。

每一个地道出口处,都站着一位手持火把的道士。

“爆破。”

周瑜亲口下达命令,一旁的张鲁亲自点燃信号弹。

“轰!!!”

随着一道旱地惊雷炸响,四面城墙外,每个地道口的道士,纷纷做出行动,手持火把将地上的火药引燃。

“滋滋滋...”

一时间,上百条地道口处,全都升腾起浓烈的烟雾。

道士在确定引燃之后,更是转身就往后跑,快速远离地道处。

城头上。

面对突如其来的炸雷,江东军表现得就没那么淡定,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无数人议论纷纷。

“刚才怎么回事儿?”

“打雷了?”

“吓我一跳...”

不光是底层士卒议论,就连高层同样摸不清头脑。

“何故晴天霹雳?”

孙权心有余悸,看向身旁的智囊。

不过这一次,饶是智慧过人的诸葛瑾,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其实别说江东方面,包括荆州军之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将士,是第一次见识到火药爆炸。

不过来不及震撼刚才的晴天霹雳,片刻后便又有异变上演。

“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