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贾诩:离之而已...(2 / 3)

加入书签

拿出来讲了,以免惹得军心动荡啊。”

“孟起此言差矣。”韩遂插话道:“防患于未然嘛。”

“至于军心动荡,我西北汉子没那么胆小,还不至于被曹贼吓得胆战心惊。”

眼见马超与韩遂开始斗嘴,这显然不是诸葛亮想看到的局面。

“盟主、韩公。”诸葛亮正色道:“我觉得有必要,派遣一支兵力北上,在河西之地驻扎下来,避免曹军从河东郡偷渡。”

“派兵?”马岱反驳道:“捕风捉影的事情,就要直接派遣大军过去,万一没有敌情该当如何?”

“可万一有敌情,咱们就全完了!”诸葛亮严肃道。

“笑话!”马岱抬杠道:“我军十万之众,都是一等一的健卒。”

“纵使曹贼兵力优势,真在平原上野战,胜负犹未可知!”马岱继续道:“哪有阁下说的那么严重,未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这就是联盟的坏处,某些时刻完全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因为此前马超与刘备两家不和睦,后者提出的观点,不管对不对,先打压一通再说。

“这样吧。”马超制止争吵,“先派遣一支斥候过去,探探情况再说不迟。”

相较于纯抬杠的马岱,马超身为盟主还需顾全大局。

诸葛亮说的并非没有道理,小心谨慎一些总归没错,于联军不是什么坏事。

“不可。”诸葛亮摇头道:“曹贼已经在外盘桓许久,恐怕早有安排。”

“若派遣斥候侦查,一来一回路上耽误,恐怕就会来不及。”诸葛亮坚决道:“理当立即派一支大军过去。”

此言一出,马超面露不悦之色。

心想同意派遣斥候,已经算给了刘备一方面子,怎料对方如此蹬鼻子上脸。

若当众选择退让,马超这个盟主的面子还要不要?

“既然诸葛先生坚持...”马超哂笑道:“不妨问问在座的各位,有谁愿意跑这一趟。”

话音落下,在场众多军阀没一个接话,包括盟友韩遂在内。

凭啥其他人在潼关歇着呢?

谁都不想自己多跑一趟,尤其别人还在歇着,心中会格外不平衡。

“看来没人愿意去。”马超一摊手,道:“还是先派斥候过去吧,真有敌情再派大军不迟。”

“盟主英明!”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余军阀纷纷赞同。

“诸位糊涂啊!”

诸葛亮急坏了,心中大骂这群人都是蠢货,怎么都不听呢?

马超脸色一沉,不满道:“休得在此无理取闹。”

“贵方手上不也有兵吗?”马岱不乐意道:“你若真觉得曹贼会偷渡,派你们的人去河西不就行了,为何非在此搅闹?”

“就是!”

“不如刘皇叔带兵去吧。”

“你们不想跑一趟,就让我们来跑?”

一时间,各路军阀纷纷附和,刘备一方颇有千夫所指的架势。

“我...”

诸葛亮还欲再说,却被身旁的刘备拦下。

“诸位,我方也是为了大家考虑,何必这么大意见呢?”刘备缓缓道:“既然大家伙都不想去,此事又是我方主动提及,那就由我方走一趟河西。”

“没有敌情,固然最好。”刘备停顿一下,“若有,也能防患于未然,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话音落下,没人开口反对,也没人开口支持。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只要不麻烦自己,刘备想去就让他去呗~

在座之人,基本上都是这种心态,包括马超这个盟主在内。

不过...

“玄德公。”韩遂蹙眉道:“是不是谨慎一些为好?”

这话提醒的隐晦,但流露出的意思,明摆着不想让刘备去。

无他,在座的其他军阀,基本上都被马超用雪盐拉拢。

而韩遂与刘备在此前,就已经结为盟友。

刘备一走,就只剩韩遂在此,颇有孤掌难鸣的意味。

届时,马超联合其他军阀,韩遂恐怕会丧失话语权。

“大敌当前,万事还是小心为上。”刘备一语双关。

既点明此行的重要性,又提醒韩遂别太担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