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孙权:我倒要看看,周瑜还有什么把戏?(1 / 3)

加入书签

潼关。

十五万曹军云集于此,旌旗遮天蔽日,连营一望无际。

另一边的城头上,则树立着一面面将旗,每一面都代表着一位西北军阀。

很显然,西北联军与曹军正处于对峙状态。

前者据守潼关,卡住曹军进入西北的通道。

后者被堵在关外,面对潼关这等雄关没敢轻举妄动。

尽管,曹军出动十五万之众,在兵力方面占据一定优势,但不足以抹平潼关的战略作用。

若贸然撞上去,绝对是碰个头破血流。

只能说当初曹洪惨败,导致曹军势力退出关中,捎带着潼关这个战略要地丢失,对于后续的影响太大。

这座雄关若还在朝廷手中,曹操就能长驱直入,在关中与西北联军野战。

再吹毛求疵些,假如长安没有丢,西北局势之于曹操绝对利好。

只能说周瑜雄霸南方,把刘备撵到关中,影响了后续的世界线...

中军大帐。

曹操高坐帅位,下方文武分列左右。

“丞相,咱们什么时候发起进攻?”夏侯渊率先询问。

曹操反问道:“准备工作都做好了?”

“回丞相。”夏侯渊抱拳道:“军营已经安顿妥当,包括攻城所需的器械,近来也都悉数打造完毕,随时可以发起进攻。”

“很好。”曹操面露满意之色,又道:“继续打造。”

听闻此言,不光是夏侯渊,所有武将都是一愣。

本以为曹操会下令强攻,没想到竟是这样的命令...

器械都打造够了,再继续打造不是浪费时间么?武将都是一脸迷惑。

“继续打造器械,让敌人误以为咱们很忙,正忙着做强攻前的准备。”曹操提点一句。

“丞相并不打算强攻潼关?”夏侯渊若有所思。

“不错。”曹操点头道:“如此雄关,强攻未免伤亡太大,不智也。”

在古代,除非万不得已,不然没有哪一位统帅愿意强攻城池,就更别说关隘。

兵法上都说了:攻城为下。

在所有的战争手段中,攻城永远是最后的选择。

但凡有其他办法,统帅、将领都会尽可能避免。

无他,实在是太难了...

尤其在敌我兵力悬殊不大时,攻城基本意味着白给。

十五万大军去强攻十万大军驻守的潼关,这种决定就算头风发作,曹操估计也不会做出来。

不过在率军抵达潼关后,曹操还是立即下令,按部就班做战前准备。

也正因如此,麾下的武将都被骗到,误以为曹操真打算强攻呢。

“若不强攻...”夏侯渊好奇道:“敢问丞相的后手是什么?”

“我大张旗鼓而来,率军驻扎潼关外,并做出一副强攻的姿态,乃是为了吸引敌军的视线。”曹操微笑道:“暗中,则密令徐晃率一支奇兵,让他走河东郡偷渡黄河,绕过潼关进入关中。”

“待他得手之后,为大军搭建好浮桥,我军就能虚晃一枪。”曹操揭开谜底,“先北渡黄河进入河东,在西渡黄河进入关中。”

众所周知,黄河是‘几’字形状。

黄河自北向南而来,在潼关这里转为向东奔流。

故而面对雄伟的潼关,曹操方面只需连渡两次黄河,就能成功绕过这里。

目前,曹操所处的位置乃是弘农郡,隔着一条黄河的北边是河东郡。

把大部队摆在潼关外,吸引西北联军的注意力。

秘密安排一支奇兵,走河东郡偷渡黄河,这便是曹操的计策。

河东郡在朝廷的控制下,不用担心走漏消息。

徐晃本身又是河东人,对于道路非常熟悉,领军带队最合适不过。

只要西北联军方面,不特意派遣斥候去河东探查,就很难发现什么。

十五万大军近在咫尺,西北联军会舍近求远,无缘无故跑到河东探查吗?

可以说,曹操的这番设计,不说是天衣无缝,至少也已经尽善尽美。

“丞相妙计啊!”夏侯渊赞叹道:“如此瞒天过海,定能骗过敌军。”

“连你们都被骗过了。”曹操抚须而笑,“看来应该能骗过对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