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周瑜:以我之矛,攻我之盾?(1 / 3)
江夏。
“拜见主公!”
“免礼,坐。”
随着周瑜抵达前线,战争要正式拉开帷幕,立即召开军前议事。
“说一下敌军的情况,对方有什么布置。”周瑜开口发问。
“回主公。”吕蒙起身道:“也没什么好说的,江东用的还是您制定的那一套,根本就没什么长进。”
此言一出,席间不由响起哄笑之声。
江东即将与周瑜交战,用的却还是当年周瑜定下的一套东西,想想也确实可笑。
没办法,周瑜担任多年江东大都督。
鄱阳水军基地,本就是周瑜一手打造出来的作品。
“这么说...”周瑜轻笑道:“敌军选择扼守长江汇入鄱阳的湖口,并在岸上的柴桑驻守一支军队?”
“正是如此。”吕蒙点头回应。
“兵力布置如何?”周瑜继而问道。
套路归套路,就看江东的兵力布置如何。
“三万敌军进驻柴桑城中,两万敌军卡主湖口,另外五万大军在鄱阳湖中为后援。”
“嗯,布置的还不错。”周瑜点头认可,“看来敌军是想,发挥出柴桑这颗钉子的作用,卡住我军的退路。”
柴桑,乃长江岸边的一座军镇。
北临长江、南倚庐山,东靠鄱阳,绝对是易守难攻的硬骨头。
江东方面在柴桑城中,安置三万大军驻守。
周瑜方面不管此地,直接在水路上绕过柴桑,就会被这三万敌军卡住后路。
周瑜方面强攻此地,柴桑易守难攻,更有三万驻军,纵使全军梭哈进攻,一时半刻也难以攻克。
而在周瑜上岸强攻柴桑期间,江东的水军就能进攻后背。
江东军在柴桑城中,荆州军在岸上城外,江东在长江水面。
如此,江东军就能对荆州军,形成夹击的态势。
别的不说,一旦荆州军选择上岸,水上的江东军把战船破坏掉,就会让荆州军非常难受。
简而言之,荆州军上岸,会陷入前后夹击的窘境。
反之,荆州军不上岸,还是会陷入前后夹击的窘境。
这套东西本就是周瑜设计,当初是为抵挡来自荆州上游的威胁,在防御性方面堪称完美。
周瑜取代刘表占据荆州,鄱阳的水军基地,反倒成了抵御周瑜的最佳手段。
“主公。”吕蒙期待道:“这是您设计出来的防御,想必您肯定有办法破解吧?”
此言一出,在座之人无不看向周瑜,等待给出一个答复。
其实在周瑜没来前线这段时间,诸将也对江东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奈何一直都没有什么好方案。
千盼万盼,总算是把正主盼到前线,寄希望周瑜留守什么“后门”,能够轻松破解江东的防线。
“看来你们已经研究过了。”周瑜轻笑道。
“主公明察。”吕蒙不好意思道:“我等学艺不精,对此束手无策。”
“都怪主公。”庞统玩笑道:“把防线设计的如此完善,到头来全都便宜敌人不说,反倒成了我军进攻的最大阻碍。”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何其难哉?”周瑜开口道:“在兵力相当的前提下,想要突破这条防线确实不容易。”
此言一出,在座诸将微微色变,难道本尊来了也没办法?
此一役,江东方面出动十万大军,“孙十万”总算名副其实。
而荆州方面,刨去襄阳驻守的一万大军,汉中驻守的一万大军,以及南中的五千大军。
可动用的总兵力,也就十二万五千之众。
成都、江陵等重要城池,还需留下一定的维稳兵力。
周瑜这次带出来的大军数量,不多不少正好十二万,比之江东仅多出两万而已,不足以起到压倒性的优势。
“不过...”周瑜微笑道:“事物的发展都是与时俱进。”
“鄱阳的水军防线,毕竟是我多年前打造的东西。”周瑜继续道:“尽管看上去固若金汤、完美无缺,但实际上已经有些过时了。”
此言一出,能够明显感受到,在座的诸将好像全都暗暗松了口气,表情重新变得轻松起来。
“嘿!”甘宁拍着胸脯道:“主公说话别大喘气啊,整的怪吓人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