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巡视青城山!(2 / 4)
/p>
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想告诉周瑜,他本人不喜欢经学,更注重于务实。
正因为谯周精研过经学,最终才得出一个道理,这玩意儿意义不大...
从谯周教导的弟子就不难看出,此人的确非常务实。
既能教导处文立、李密等名臣,也能教导处罗宪这般名将。
甚至《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是是出自谯周门下。
但就这点来看,谯周教书育人的本事绝对不差。
“不知先生所说的务实,到底是哪方面呢?”周瑜继续发问。
“治政、治民、治兵、治法。”谯周不假思索,“君侯创立书院的目的,自然要多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让他们日后为君侯效力。”
政治、经济、军事、律法,多多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对于周瑜而言自然百利而无一害。
一时间,周瑜不由陷入纠结之中...
无他,面前这家伙太对胃口了。
没见面之前,考虑到谯周“历史上”的声名狼藉,周瑜内心天然抵触。
见面后,一番交谈下来,周瑜发现这厮还真是个人才,而且教育理念非常先进,同时还对周瑜的胃口,不禁让周瑜生出爱才之心。
一番纠结之后,周瑜决定再试探一下。
“敢问先生,对于当今天下的大势,可有什么看法?”
这个问题的意图,就是想看看谯周的态度。
保皇党?投降派?
到底是什么态度,就能从谯周的答案中窥见一二。
“当今天下,诸侯林立,汉室江山已然式微。”谯周拱手道:“君侯在南,面北而拜,施行仁政,以待天时。”
到底是文化人,说的话非常含蓄,好在周瑜读书不少...
翻译一下,就是让周瑜割据南方,表面上继续侍奉汉室,实际上积蓄实力,等待北方出现变化。
对味!
不得不说,谯周这番话实在太对胃口,最终让周瑜下定决心。
“先生的对于教育、对于天下的见解,我都非常满意,希望你能一以贯之。”
最终,周瑜还是下定决心,选择启用谯周这个人。
尽管此人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令周瑜有些抵触心理。
但反过来想一想,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在刘禅手下,谯周是个不折不扣的投降派。
但换到周瑜手下,也许谯周也会随之而改变。
尤其,周瑜已经改变历史的走向,说不定也会影响到谯周的走向。
未见得,谯周就一定如同历史上那样,周瑜打算给他一次机会。
倘若日后露出不妥的苗头,周瑜也能随时将其拿下,不必为此太过纠结。
念头通达之后,周瑜看着眼前的谯周,不由也顺眼几分。
“书院祭酒一职,还望先生能够出任。”周瑜当即表态,“还望先生莫要推辞。”
“固所愿,不敢请耳。”
得到周瑜的应允,谯周也是毫不犹豫答应下来。
能为蜀中的教育事业出一份,也是谯周求之不得的事情。
毕竟,在周瑜入蜀之前,谯周就已经在做这件事,广招门人弟子传授学问。
随即,谯周迫不及待告辞,兴高采烈去往书院主持事务。
周瑜坐在案几前,耐着性子把公文处理完。
正午,周瑜返回后宅用膳。
房间内,张琪瑛跟一尊菩萨似的,依旧在蒲团上打坐冥想。
吴苋就要显得比较热闹,在地上铺了一张竹席,就跟一条美女蛇似的,在上边扭来扭去...还在持续练习“玄素”。
作为一个初学者,吴苋尚未完全掌握这项特殊技艺。
看着一动一静的二女,周瑜脸上不由自主露出笑容。
“紫玉姐姐,别继续发呆了。”吴苋大大咧咧道:“夫君回来了,咱们开饭吧。”
张琪瑛不为所动,手中捏了个法决,然后才睁开双眼。
甩了下怀中的拂尘,正色道:
“跟你说多少次了,这是修行,不是发呆。”
“那你修出来什么了?”吴苋拆台反问。
张琪瑛闻言一窒,有些不好意思道:
“修行不够,尚未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