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雪盐倾销天下,曹操无计可施(1 / 4)

加入书签

X新野。

这座位于襄樊之北、宛城之南的小小县城,也就是当初刘备蜗居的地方。

自从张绣投降曹操后,新野就成了荆州抗曹的最前线,宛如桥头堡一般。

刘表死后、曹操南下、刘备携民渡江之后,新野就快速破败下来。

之后,周瑜更是把当地百姓内迁,新野就彻底没人了,就如同鬼城一样。

不过当眼下,这座空无一人的破败小县,以惊人的速度繁荣起来。

至于原因...自然是新野小县,成了曹、周两家互市的交易点。

原本空荡荡的民居,正好成了现成的商铺或者仓库。

反正是无主之物,赶来的商贩先到先得,挨个驻扎其中。

原本清冷的街道,也在短时间内变得车水马龙。

不过说实话,这地方倒是没什么百姓来逛街。

无他,互市更像是一个“批发市场”,而不是“零售集市”。

来到这里的都是商贾,多半还是有实力,从天南地北、四面八方来的大商贾,交易也只存在于商贾之间。

北方商贾带着北方特产,例如皮裘、药材、山珍之类。

南方商贾带着南方特产,例如茶叶、蜀锦、海货之类。

双方讨价还价,互相交换特产,这才是所谓的“互市”。

看对眼的,双方直接以物易物。

谈不拢的,则用五铢钱来交易。

当然,交易也不仅限于南北双方。

例如荆州、益州之间,商贾也会互相交易。

北方各州郡更不用说,冀青幽并、兖豫司徐,互相之间同样如此。

最重要的一点,这地方不用交税...

道理很简单,这里没有执法者,根本也就没人收税。

周瑜不可能允许曹操在这里收税,曹操也不可能允许周瑜在这里收税。

除了商人之外,不管是行政人员还是军事力量,都不允许进入其中。

曹、周双方互相牵制,就导致新野城中没有“公家人”,没公家人咋收税呢?

交易不用产生商税,新野立马就成了商贾的人间天堂!

以至于,新野如今已经不限于曹、周双方互市。

江东、西北、东北、交州,甚至于草原胡商,也全都被吸引而来。

要说这座小县内,最热闹的一个地方,当属鼓楼无疑。

钟楼、鼓楼作为城中最标志性的建筑,自然分别有曹、周两家的“官商”占据。

周瑜也好、曹操也罢,自然不是活菩萨。

搞这么一个互市点,都有借此赚钱的目的。

既然不能收税,最好的搞钱方式,就是派出各自的官方商队,从交易中谋取利益。

鼓楼。

最上层的建筑内,大殿装潢的富丽堂皇、金碧辉煌,奢华程度宛如皇宫似的。

倒不是说麋芳有什么不臣之心,这厮压根也没这种胆子,弄出这么大派头,提前就跟周瑜打过招呼。

这么做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享受,而是麋芳深知一个道理,做生意必须讲究排场!

通过内部的装潢,就能展现自身的实力,做起生意来自然事半功倍。

麋芳端坐在主位上,正在设宴招待各地往来的商贾。

准确说,自从麋芳入驻新野后,这里的流水席压根就没听过。

无论早晚,此处都是通宵达旦,宴饮不停、往来不绝。

来了就是朋友,直接找地方坐下,自然好酒好肉招待。

自然而然,鼓楼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各地商贾都想来凑个热闹。

加之麋芳身份本就不俗,商贾们都想来套个交情。

尤其接触之后,商贾们发现麋芳没啥架子,一副放下身段结交的姿态,更是收获商贾们的好感。

要知道,这年头商贾的地位很低贱,堂堂两千石愿意折节下交,这简直就是天大的荣耀。

不仅如此,当徐州前来的商贾,认出麋芳的身份后。

商贾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麋芳以前也是商贾,顿时更觉得亲切,这简直就是自己人呐。

随着麋芳的名声传开,基本上只要是来新野的商贾,都会来这里打个照面。

当然,曹操方面的“官商”是个例外,肯定不会来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