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刘备入关中,士燮贡成都(2 / 4)

加入书签

>车驾早已准备妥当,魏延率亲兵护卫左右,随即浩浩荡荡去往临邛县...

——————

秦岭。

莽莽群山,一望无际。

作为地理上,能够隔绝南北的存在,单凭想象很难意识到横穿秦岭的难度...

斜谷口。

一支军队缓缓走出群山,进入到关中平原,正是刘备一行人马。

踏入平原的瞬间,看着眼前豁然开朗的场景,所有人都感到阵阵恍惚。

“蜀道难...”

刘备忍不住回望身后的十万大山,只有真正走一趟,才能真切体会到‘蜀道难’三个字的分量。

历史上,刘备到死其实都没走过这条路,包括关羽、张飞也是一样。

反倒是诸葛亮多次北伐,这条路来来回回走了多次。

“主公,属下检讨,当年的隆中对策,还是有些想当然了...”

此时的诸葛亮早已不复风流倜傥,一趟下来整个人都沧桑很多。

同时也意识到,当初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战略,如今显得有些可笑。

首先,占荆州、取益州的大方略,如今彻底宣告失败。

其次,诸葛亮真正横穿秦岭后,发现从蜀中北上进攻中原,说起来非常容易,走一趟深知不易。

别的不说,光是这一趟走出来,就要了大军小半条命...

路况太过艰险崎岖,十成后勤只怕在路上,就会折损掉八成。

当然,这也不全是诸葛亮的原因。

毕竟古代一没有照片、二没有视频,诸葛亮在茅庐中,不可能知道秦岭的具体情况。

尽管通过书籍,或者从其他人口中,也听过看过关于秦岭的描述。

但没见过就是没见过,人无法想象自己没见过的事务。

只有亲身体验过后,诸葛亮才意识到当初的战略欠妥,恐怕北伐还没成功,蜀中的国力就会被拖垮...

“孔明不必如此。”刘备浑不在意,玩笑道:“何况咱们不也没得到荆、益二州嘛,秦岭再难走跟咱也没关系。”

一趟走下来,刘备已然从战败的失利中走出来,重新变得洒脱,都能拿此事开玩笑。

“是我本事不济...”诸葛亮一脸愧疚。

“孔明。”刘备直接打断,指着面前的辽阔平原,“大好河山、近在眼前,何必一直想过去的事情?做人做事还是应该向前看!”

“否则我打了一辈子败仗,若是回望过去,还不郁闷而死?”

“主公说得对。”诸葛亮重重点头。

在刘备的开导下,诸葛亮也不再提及旧事,随即道:

“若能拿下西北,以长安为核心,未尝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没错!”刘备重重点头,“此事,还需孔明拿出一个方略。”

“当务之急,要在关中先站稳脚跟,以及让其他军阀接纳咱们。”诸葛亮随即说道:“孝直乃关中人士,主公不妨多听听他的意见。”

“孝直可有什么看法?”刘备出言请教。

“主公。”法正拱手道:“咱们刚从褒斜道出来,将士们都非常疲惫,眼下的当务之急,乃是找一处据点扎根。”

“此处向北有一地,名曰五丈原。”法正侃侃而谈,“此处地势甚高,原上却非常平原,方圆足有十里大小,可以容纳咱们这些人。”

“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法正继续道:“由于土原之上非常平坦,还可以开垦耕种、自给自足。”

“还能种地?!”刘备非常惊讶。

“主公没来过关中,故而有所不知。”法正笑道:“关中地区这种土原并不在少数。”

这种“原”更标准的写法是“塬”,专指一种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地面平坦、四周被沟谷切割包围的台地。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平坦的土堆,突兀地立在一片被河流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平原之上。

塬面平坦,利于屯兵和耕种。

四周陡峭,易守难攻,是天然的军事堡垒。

塬上地势高亢,排水良好,远离河岸洪水威胁,土壤肥沃,适宜农耕和定居。

五丈原、白鹿原、龙首原...这些都是关中的土原。

“果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