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阎圃:恭喜天师,计策成矣!(2 / 3)

加入书签

眼下,不仅孙权不希望江东灭亡,曹操同样也不希望江东灭亡。

否则周瑜一统南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完全有资格与曹操叫板。

毕竟,周瑜拿下江东,就是百分百占据南方。

而反观曹操...西北尚且没有实控,只是名义上臣服而已。

“曹彰呢?”曹操冷不丁问道。

“回丞相,子文在北边边塞驻军呢。”夏侯惇开口回答。

“把黄须儿调回来。”曹操当即下令,“让他带着妻子会娘家省亲。”

遏制周瑜、联合江东,把曹彰调回来,带上媳妇回娘家...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大有深意。

曹彰之妻,正是出身江东孙氏的女子。

从辈分上算,娶的是孙权的堂侄女。

很显然,这是通过曹彰两口子,返回江东娘家省亲,来为之后的曹孙联合作铺垫。

孙权想联合曹操,曹操想联合孙权,这俩人算想到一出去。

在压制周瑜方面,曹孙利益无疑一致。

“传令钟繇。”曹操再度开口,“让他派人在打探一下,注意刘备的动向,校事府说大耳贼逃进了关中。”

钟繇,领司隶校尉,目前在长安坐镇。

尽管,西北地区只是名义上,向朝廷、向曹操臣服。

但要说曹操身为北方霸主,在关中一点势力都没有,显然也没道理。

西北军阀林立,但名义上的话事人,就是奉命驻扎长安的钟繇,负责协调各个军阀之间的关系。

当然,势力范围仅限于长安周边。

但架不住背后有曹操撑腰,西北军阀都愿意卖三分薄面给钟繇。

尤其曹操势大时,钟繇的话在西北很有分量。

不过在赤壁之战后,这种比较虚的威望,也随之大打折扣。

曹操与刘备之间的恩怨,可一点都不比周瑜的少。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曹操从未轻视过刘备,担心后者进入西北后,会再度东山再起。

南方越分裂,对曹操就越有利。

同理,西北越分裂,对曹操同样越有利。

西北如今乱成这个样子,很难说曹操没有顺水推舟之意。

曹操不想看到西北一统,更不想看到被刘备一统。

故而特意下令叮嘱,最好能趁着刘备虚弱,将其掐死在摇篮里。

再不济,也不能让刘备发展起来。

在这一点上,曹操与孙权的利益就不一致。

刘备一统西北,对孙权而言无所谓,毕竟双方也不挨着。

孙权甚至巴不得刘备强一些,还能多出一位强力盟友对付周瑜。

曹操就截然相反,一个周瑜就够头疼,绝不能再冒出一个刘备。

周瑜好歹还是在南方,若刘备真在西北兴起,绝对是曹操的心腹大患!

议事结束,众人随即散去,曹操则把夏侯渊单独留下。

“大哥,您还有什么吩咐?”

“小涓近来如何?”曹操询问道:“可有跟家里通信?”

“时常有来信。”夏侯渊面露笑意,“基本隔三差五都能收到。”

“看来小涓在荆州过得也不错。”曹操缓缓道:“膝下可有子嗣?”

“这个还没有。”

夏侯渊脱口而出,旋即心有所悟,问道:

“大哥的意思是...”

“还是尽快要个孩子更好,小涓往后也有保障。”

说罢,曹操拍拍夏侯渊的肩膀,径直起身离开。

夏侯渊已经反应过来,曹操表面上是在关心夏侯涓,但绝不止字面意思那么简单。

简而言之,要稳固与周瑜的姻亲关系!

有没有孩子作为纽带,完全是两个概念。

没孩子,夏侯涓不过是周瑜的一个妾室。

有孩子,这门联姻就算稳固住。

周瑜势大,曹操肯定要遏制,但暂时又不想开战。

通过这份联姻来缓和关系,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当然,曹操肯定不想直接示弱,还不至于到那个份上,故而也是点到为止。

由此可见,诸侯之间的关系有多么复杂...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