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庞统献计:鹬蚌相争渔翁得利!(1 / 2)

加入书签

江陵。

周瑜端坐主位,下方文武悉数到场。

“成都来信,张鲁意图南下进犯,刘备从刘璋手中拿到兵权。”

“嗡嗡嗡...”

话音落下,众人纷纷讨论起来。

按照庞统当初制定的战略,下一步的计划就是经略益州。

只等今年秋粮下来,就能开始筹备战事。

但随着刘备逃入蜀中,此事就多了些变数...

尤其刘备取得兵权,后续必然要篡蜀据为己有。

从刘璋手中夺取益州,与从刘备手中夺取益州,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哪怕面对刘备多次占据上风,但相较之下...周瑜还是更“喜欢”刘璋。

“刘璋太蠢了!”

“引狼入室还不自知!”

“秋收未至,这下该如何是好?”

看着下方议论纷纷的众文武,周瑜并未制止,任由他们继续讨论,说不定就有什么点子呢。

同时,周瑜也在想破局之策。

眼下最难受的一点,就是秋收还并未到来。

荆州方面就算急死,也没有动用大军的能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粮食往往是最无解的事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等到秋粮下来,荆州无法发兵入蜀。

反观汉中方面,张鲁出兵卡的时间点,就是庄稼将熟未熟、收割前线之时。

张鲁是去抢粮食,带兵冲入蜀中,把地里的庄稼抢先收割。

否则等到蜀中完成秋收,粮食送入城中仓库,张鲁反倒不好抢。

无他,粮草收入城中后,蜀中方面就能重点保护,派兵防守城池即可。

反之,庄稼还在地里时。

一来,张鲁不用强攻城池,在郊外农田中就能收割。

二来,刘璋兵力再多,也不可能守住每一亩农田,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张鲁反倒好钻空子。

这样一来,就会造成眼下的窘境。

周瑜需要秋收之后,才能出兵攻取蜀中。

张鲁需要秋收之前,才能去蜀中抢夺粮草。

为应对张鲁的来犯,刘备会更早一步拿到兵权。

如此一来,周瑜的动手时机,不可避免要晚于刘备。

倘若刘璋太过草包,还没等秋收结束就丢掉益州,周瑜也只能望蜀兴叹,来不及做任何事情。

“传令!”周瑜突然开口,“去信告知子初、子翼,让他二人从旁全力辅佐刘璋,务必不能让刘备快速窃取益州,至少要拖到咱们能起兵入蜀。”

刘巴与蒋干二人,此前就一直跟刘备作对,相反设法阻止刘备拿到兵权。

但二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基于周瑜的利益,而不是真心为刘璋谋划。

只要让二人转变立场,从旁出谋划策,刘璋倘若能采纳一二,定然能给刘备造成不小的麻烦。

“眼下无粮,成都远在千里之外,咱们鞭长莫及...”步骘无奈道:“也只能指望子初与子翼二人了。”

“主公。”鲁肃提醒道:“商道之事怎么办?”

本来荆州方面截断商道,想借此拿捏益州,迫使刘璋低头认怂。

但随着张鲁来犯,以及刘备扬言要打通北边通道,此事就被暂且搁置。

“既然刘璋不急,咱们也不能急。”周瑜沉声道:“盐有北边供应,眼下暂时不缺,商道之事就暂且搁置吧。”

眼下心思都在战事上,这等小事已经不甚在意。

“不可!”

一直没有开口的庞统,冷不丁说道:

“商道之事,不可搁置,必须想办法重新恢复。”

“士元有什么想法?”周瑜连忙问道。

“主公,刘备已经得到兵权,咱们既不能阻止此事,暂时也不能插手蜀中。”庞统拱手道:“依属下之间,咱们不妨顺势而为。”

“怎么讲?”周瑜正襟危坐。

其余众人,也全都竖起耳朵。

“刘备得到兵权,下一步必然是篡夺蜀中。”庞统分析道:“有子初、子翼在侧,刘璋不至于稀里糊涂完蛋。”

“可以预见,双方定然会在蜀中展开争斗,继而陷入内乱之中。”庞统一针见血道:“正好,咱们可以来个趁乱而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