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第一份“协议”(2 / 3)
不管这些部落愿不愿意,熊部落掌握着定价权,这些部落同意也好反对也罢,其实最终决定权还是在熊洪这里。
我可以不要你们的族人,不要你们的各种兽皮、猎物或者什么东西,但你们不可能不需要陶器、食盐、工具、麻布……更不可能不想像熊部落这样,可以掌握耕种和养殖的技巧。
但固定一个交换的基本价格,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以部落现在的铜币为基准和参考,所有的东西,都按照这个来进行定价,在多使用几次之后,进行调整,就能相对准确地反映出熊部落和这些部落人员和物品的实际价值。
对,价格和价值,是不一样的东西。
如此一来,熊部落在进行物资交换的时候,还能顺道将部落的铜币给推行下去,只要能够保证铜币始终能够与熊部落进行物资交换,也就是保证“熊部落货币”的信用,这种交易简单、携带方便、自带美感的铜币,自然能够得到这些部落的接受。
当熊部落货币成为一个区域性质的货币之后,那熊部落能够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在围墙外面等待商议结果的梧生等人,很快就得到了熊大传来的消息。
“青铜斧一把两人,青铜刀一把三人……一副皮甲十名俘虏或者五名青壮……”
虽然这些“价格”很是高昂,甚至让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梧生等人一时难以接受,但对于他们来说,熊部落已经做了很大的让步,毕竟愿意把这些好东西拿出来交换,就已经远超他们的期望。
梧生等人自然是喜不自禁,当下便拉过熊大,用一百名俘虏换了十套甲胄,又用剩下的俘虏,换到十把青铜斧和青铜刀。
而带过来的一些杂物,只能跟熊部落交换一些食盐和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了。这让很多跟随而来的猎手们很是不解,上次那点人,还能换到这么多东西,这次人数几乎翻倍,怎么才换这么一点?
当然熊部落也没必要跟他们解释什么,这些事情是各个族长自己要去面对的。当然,梧生等人也不傻,这次来,自然也是希望多带一些物资回去的,尤其是食盐和肉干。
故而,梧生等人跟熊洪提了一个想法,就是先从熊部落“借”一些回去,等下个月再来的时候,用族人和物资来换。
熊洪都快笑了起来,这个梧生,居然还开启了“借贷”模式。
熊洪跟几个队长商量了之后,便觉得这样的方法也是可以接受,反正熊部落并不吃亏,故而熊洪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些借贷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以及最终履行之后,这些队长们便都同意了梧生的请求。
毕竟他们这次物资的确紧张,熊洪也就“网开一面”,请求通过,并让熊大拟定相应的约定,双方签订一个正式的“条文”,在昊天的见证下,梧生等人在竹简上按下鲜红的手印,熊部落的代表熊大,也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意味着,双方必须遵守这样的约定:熊部落向十五名族长所在的部落,提供一千五百斤咸肉、五百斤食盐、一百五十匹麻布、五十件陶器,以及各种石制武器若干。
梧生等人则用族人、兽皮以及明年开春的两个月劳动来抵。“还款”限期两个月,两个月后,下河谷诸部需要至少200名族人和500张兽皮,以及其他物资若干,并需要在今年冬天的时候,派遣至少200名族人,到熊部落营地,帮助熊部落准备开垦土地——不管是鸦部落还是自己部落的,人手一定要够。
如果在两个月后,熊部落看不到这些东西,或者送过来的人数不够,那熊部落就有权对下河谷诸部的这些部落,进行强制措施,比如直接进入这些部落,挑选族人加入。
这对熊部落来说,也是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来确定物资的交换。
不过对于梧生等人来说,这些物资就已经很是丰厚了,要是他们自己准备的话,至少要准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
至于如何归还,梧生准备再去抢一把鸦部落——况且,他要这么多青铜工具和甲胄,本身就是为了抢夺鸦部落。
毕竟从鸦部落抢来的青壮,已经在部落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要是这次再抢夺一些回来,那岂不是更加顺利?他们都有些遗憾,为什么鸦部落只有十几个小部落在这里了。
在双方默契的配合下,交换很快完成,虽然这次交换,没能得到什么额外的好处,还欠了熊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