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方略(1 / 2)
进度难推,文化上的战争,比军事上的战争难得多。
制服人容易,治服人难。
无数的谣言支起来的不是真正的文化认同,而可怜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检索信息的。
“必须要出以重拳了!
我建议,处理所有错误信息,那些打着所谓科普历史旗号把野史当正史的,必须清除!”
“没错!
祖宗的谣造了就不算造谣了?司马迁还说明自己的史书是一家之言,那些人真是一点风骨不要了!”
商鞅和李斯的反应很大,一出手就是要镇压下去。
“人言如何止?殊不知堵不如疏的道理?”
司马光立刻表达了不同意见,心想着不愧是法家,这好在是在现代,要是大秦,指不定你们要上刑呢。
房玄龄举起手来:“如此,折中一下,我建议委婉些许,各大平台先对不实信息实行限流,我们这儿那么多人,实在不行,我们可以让我们各朝的人在古代位面拍科普视频!
像是东坡和易安的视频账号就做的很不错嘛,我们完全可以动各朝位面的人一起做视频,打擂台!”
说完,房玄龄看向杜如晦。
“玄龄说的没错,不只是在景区的人可以做,给一个运动相机,那些没来景区的人也可以拍的嘛,采访万民,记录历史,我相信没有人能拒绝这事,此事我大唐愿带头。”
众人看向这对组合,还真是房谋杜断啊?
一个琢磨法子,一个下决断,配合的还挺好嘞。
冯梦龙也开口了。
“所谓,谣言止于智者,我觉得……诶?你们这眼神……”
场内众人的目光,非常之复杂。
你造谣急先锋,说出谣言止于智者?咋琢磨的呢?
“不是,我就是觉得,要加强娃娃时的教育呀,都看我干嘛呀?我的书都说明了只是故事,教化人的故事而已,编故事你管得了我?谁拿我书当正史啊?就算当正史,也没抹黑过什么吧?”
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有其人。
冯梦龙虽然写同人很嗨,但也只是给历史添上趣味,最终目的还是教化。
和单纯的造谣传谣可完全不是一码事。
如此,他提出的加强教育也被众人接纳,并继续补充方案。
比如,为了提前做好各朝与现代的互通而出现的新时代,历史教育需要强化,但学习任务已经很重了,哪从哪薅出时间呢?
对咯,外语呀,就现在这个局面,以及可预见的未来,还学啥外语呀,等几十个位面一撑开,全球都得学中文!
还跟你玩嘴皮子,压缩包丢过去你爱听不听。
不如把外语压缩学时和分值,重编语文,删减外国作品,多点背诵全文的,细化历史课内容,做到让谣言无处可钻。
毕竟很现实的是,造魏晋南北朝的谣,很简单,因为课本里除了大脉络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其他的说的非常少,但你要造唐谣,那大家很多时候就会一笑而过。
什么?李世民真爱杨妃?还爱上了一脸褶子的萧太后?你还不如信我是秦始皇。
再有一个决策,就是大唐扫盲和成教育,为了再给大唐加加,快达成第一个条件,物资双通后,国家很多的力量就可以空出来转入文化教育。
对此,李世民笑的可开心了。
其实吧,这边的急切,他们各朝也不是没心眼子,没好处的事,别说后世了,他们也不可能做。
一切都是有代价的,不是没人想过会不会直接被平推掉。
祖宗?不不不,我们的祖宗在这个位面已经被祭祀很久了。
所以趁着这个时候,李世民和各个帝王对视了几眼,最后由朱元璋先站起来给出承诺。
“是这样的,咱知道各朝得了后世很多好处,也扭转了一些朝代的逆境,像是老李那,李适都打回西域去了,黄巢那边也在清扫,咱大明也有不少位面,虽然后世子孙不争气,但多数还能救,但咱看了很久的明末和南明史……”
说到这,朱元璋苦笑起来。
“都说明末历史治低血压,咱就是在景区死不了都被气的死去活来的,所以,大明崇祯位面,咱不要了,交给人民……朱家,欠天下的。”
很难想象朱元璋能做出这个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