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入夜(1 / 2)
姬逸之把马匹在阁楼外的一颗老树上拴好后,也跟随着阮歌一起到了云中阁的附近。
他看到这幢阁楼虽有七层之高,而且房檐顶角皆有兽面,架构的精良、许多细微处的巧妙布置,都看得出曾经是修得极为用心费力,阁楼的设计之人也定是有着非凡的造诣。
只不过,楼每一层的窗棂几乎全部破旧毁烂了,连书有“云中阁”三个大字的牌匾也是被搁置上阁外的阶梯上,满布灰尘。
天尚未黑,且楼中空洞,本该有光亮照进去的地方,却莫名比外间黑压了许多,无半点的人气。
“这个楼阁…看起来至少荒废了有几十年了,你来这里做什么?”姬逸之自进来此处,就感觉到有些不对劲,谨慎地巡视着四周,不解道。
“你可知道数百年前的姜国?”
阮歌抬眼看着云中阁的顶端,侧目搭了一眼姬逸之,“这座阁楼是在姜国的王宫遗址上建立起来的,是你的祖上,晋国开国的国君,在巫祝的建议下,依照严格的风水要求还有奇形阵法而建立。
而其建立的目的,则是为了镇压姜国被灭国时,那些久久缠绕于此,被屠杀后不肯离去的亡灵,以使他们不得在这片国土上散漫怨气,护佑晋国的国泰民安。”
她的嘴角挂了一丝笑,似作惋叹的道,“可惜呀,你的父王并不明白祖上的用心良苦,任由一些王亲显贵,圈地自占,修筑新事,毁坏了这个地方。”
阮歌说罢,不再看他,自顾自走进了阁楼中,屏息立着,缓缓闭上了眼睛。
姬逸之听她说完那些话,并未言语,关于姜国他所知的确实甚少,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曾经的一切,都会被抹杀得只留下有利于巩固王权的故事。
姜国被灭国是在数百年前,由那时的周王派兵覆灭了的,而晋国开国时所得的封地,也只不过是恰好包含了当年姜国的领地。
当时的晋国国君,在这件事上,多少是有些无辜的。
有关于姜国遗址上还存在游**的亡灵,这些会扰乱民心,怪力乱神的言论,自是不可能在民间散播,更不可能被传扬进宫中,致使人心惶惶。
就是他在冷庭时,看阅过那么多的宫中书籍,也不曾对姜国被屠杀的历史了解到分毫。
姬逸之的眼神转变莫测,他进入阁楼中,站在阮歌的身后,盯着她开了口道,“阮歌,你到底是什么人,对姜国的事都那么清楚,你是姜国人吗?那你至今...已活了数百年岁?”
阮歌听到他的话,过了片晌,轻启了长睫,“对姜国了解的人,不是我。”
继而,视着地面,面色微有不悦道,“再者说,这些和你也没有干系,你堂堂一位公子,礼仪应该懂吧?就没有人教过你,随意询问女子的年岁,是犯了大忌的事?”
姬逸之完全无视了这句话,在他看来,阮歌这种“存在”,可不能当成寻常女子视之,自然也就不需要以凡俗的礼仪来对待。
“此地荒凉,来的一路,离这越近越见不到客栈人家,现在又已经日暮了,再过会就该天黑,你要做什么,就抓紧时间,再晚了,这夜路可不好走。”
姬逸之好意地提醒她道。
这一路上,他是觉得有些不对劲,越靠近这座阁楼的地方越是荒芜,没有任何鲜艳的颜彩,近乎全是荒草苔藓,一株花苞也无。
听阮歌说了怨灵一说,想来倒是有些可能,镇压他们的法阵被人为破坏了,亡灵出来作祟,让整个云中阁的附近都显得阴森古怪。
姬逸之对于鬼神之说,虽然并非完全不信,但平日里也是很少在意,可这些日子以来,他在阮歌的身上见到了太多无法解释的事情,他不知道她是鬼是神,但他能肯定的是,她一定不是人。
“我预备在这住下。”
阮歌偏头,笑着看向蹙起眉头的姬逸之,“公子啊,我呢,知道您身娇肉贵,这种地方定是住不了的,不如您就趁现在天还没黑,先行离开,去找个住处可好?”
“住在这里?”姬逸之没有要走的意思,又朝她靠近了一步,“你究竟想做什么?”
阮歌晃了晃头,两手环绕在腰际,“我现在什么也看不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