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集:古巷糖铺见老匠(1 / 3)
糖剪秘艺:古巷深处的甜之传承
逸霄的脚步踩在古巷青石板上,发出“嗒嗒”的轻响。巷子不宽,两侧斑驳的砖墙爬着深绿的爬山虎,叶片上还沾着清晨的露水,风一吹,就有细碎的水珠落在肩头。空气里飘着一股绵密的甜香,不是现代糖果的浓烈,而是带着老木头温气的、慢悠悠的甜——那是从巷尾那家糖铺飘来的。
走到铺门前,他停住脚。那是扇老旧的木门,门框上的漆皮已经卷边,门楣上挂着块发黑的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老周糖铺”,字迹被岁月磨得有些模糊。他伸手推了推,木门立刻发出“吱呀——”的长响,像老人睡醒时的轻叹。
铺子里光线不算亮,只有头顶一盏昏黄的灯泡悬着,光线落在靠窗的木桌前。桌后坐着位白发老人,背挺得很直,身上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满是老茧的手。那双手正握着一把铜剪,指尖捏着张半透明的糖纸,剪刀开合间,细碎的糖纸碎屑落在桌上,像撒了把碎星星。
桌上摆着个粗陶糖罐,罐口敞着,里面装着琥珀色的糖晶,阳光从窗棂漏进来,照在糖晶上,折射出淡淡的金光。逸霄的目光一落过去,指尖就泛起熟悉的甜雾——那雾霭轻轻颤了颤,竟和第634集里糖龙消散时残留的气息一模一样,连甜香的浓度都分毫不差。
“来了?”老人头也没抬,手里的铜剪还在动,一张糖纸在他指间翻折,不过片刻,就剪出片巴掌大的龙鳞形状。那鳞片边缘圆润,中间还带着细微的纹路,对着光看,竟能看到糖纸里凝着的淡甜光,和糖龙身上的鳞片如出一辙。
逸霄走上前,在桌旁的木凳上坐下。木凳有些凉,凳面被磨得光滑,显然是坐了许多年。“您知道我会来?”他问,目光还落在那罐糖晶上——甜雾在他指尖绕了圈,似乎想往糖罐的方向飘。
老人这才抬起头,脸上满是皱纹,却笑得温和,眼睛亮得像藏了星光。“糖龙的气息,我闻了几十年了。”他把剪好的糖鳞递过来,指尖碰到逸霄的手时,带着点温温的暖意,“你是来寻‘糖剪秘艺’的吧?”
逸霄接过糖鳞,指尖一碰,就感觉到糖纸里藏着的“甜劲”——不是甜腻的味道,而是一种很扎实的、带着韧性的感觉,像老匠人揉了千百遍的面团。“您怎么知道?”
“这把剪子知道。”老人指了指自己手里的铜剪。那剪子通体呈暗红色,剪柄处被盘得发亮,剪刃上没有一点锈迹,反而泛着温润的光。“它跟了我五十年,专剪糖纸,能辨出带着糖龙气息的人。”说着,他把铜剪递到逸霄面前,“你试试?”
逸霄伸手接过,铜剪比他想象中沉,握在手里,能感觉到剪柄上被人摸出的细微纹路。他学着老人的样子,从桌上取了张新的糖纸——那糖纸很薄,摸起来像蝉翼,边缘还带着淡淡的米香。
“别急着剪。”老人按住他的手,声音放得缓,“糖剪秘艺,核心不在‘剪’,在‘懂甜’。你得先知道‘甜的分量’,才能剪出活的鳞。”
逸霄停下动作,看向老人。
“你看这糖纸。”老人拿起一张,对着光晃了晃,“这张厚些,纤维密,剪的时候要轻,像拂过糖霜似的,不然会把纹路压死;旁边那张薄,纤维松,就得稍用点劲,不然剪出来的边会毛糙,不亮。”他指着逸霄手里的糖纸,“你手里这张,是中等厚度,剪龙鳞的话,要先折三折,定好弧度,剪的时候手腕要带点揉劲,别硬压——就像熬糖时,火大了会糊,火小了不凝,得刚好。”
逸霄点点头,按照老人说的,先把糖纸对折三次,折出一个扇形的弧度,指尖捏着纸角,手腕轻轻一压,铜剪“咔”地一声轻响,剪过纸边。他慢慢展开,一片龙鳞落在桌上——那鳞片的弧度刚好,边缘光滑,对着光看,糖纸里竟凝出了淡淡的甜光,和老人剪的那片几乎一样。
“不错。”老人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你有天赋,也懂糖的性子。”他把粗陶糖罐推过来,“这里的糖晶,和你见过的糖龙是同源的,都是用古法子熬的——选的是江南的晚稻糖料,加了竹溪的山泉水,熬的时候要守着锅,搅三百六十圈,不能多也不能少,不然甜劲就散了。”
逸霄伸手捏了颗糖晶,放在指尖,糖晶凉丝丝的,一碰到体温,就慢慢化出一点甜意,顺着指尖往心里渗。“您熬的?”
“是我师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