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苏定方二百骑夜袭牙帐,大败突厥军(2 / 3)
落地结束了他的性命。
他瞥见帐顶那面绣着狼头的王旗,狼头狰狞,眼冒红光,在雾中显得格外刺眼。苏定方冷哼一声,反手摘下身后的震天弓,搭上一支雕翎箭,拉弓如满月。“咻”的一声,箭如流星,直奔王旗的绳索而去。绳索应声而断,巨大的王旗“哗啦”一声坠落在地,溅起一片雪尘。
“可汗旗倒了!”不知是谁在混乱中喊了一声,声音里带着惊恐。
这句话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突厥大营。本就因为猝不及防而陷入混乱的突厥兵,此刻更是人心惶惶。他们看不清雾中到底来了多少唐军,只听得四处都是喊杀声和惨叫声,又见可汗的王旗倒下,以为颉利可汗已经被杀,顿时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只顾着四散奔逃。慌乱中,不少人甚至忘了辨别方向,互相踩踏,惨叫声、哭喊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整个大营乱成了一锅粥。
“往这边追!”高慧英指着西北方向,那里有几顶帐篷的轮廓在雾中晃动,而且隐约能看到有骑兵正在集结,“颉利肯定要跑!他的牙帐护卫都在那边!”
苏定方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几道熟悉的身影——那是颉利可汗的亲卫,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此刻正试图保护着一顶装饰华丽的帐篷,显然是想掩护颉利突围。他当即颔首,与高慧英分兵两路:“你带五十人追那边,我去收拾阿史那哆必!”
说罢,苏定方策马转向西南方向。他记得阿史那哆必的帐篷就在那里——上次在定襄,这小子仗着颉利的势力,杀了不少唐朝的百姓,还让他侥幸跑了,这次绝不能再让他逃脱。
他一戟挑开阿史那哆必的帐门,帐内的景象让他怒不可遏:阿史那哆必正慌慌张张地套着盔甲,身边还围着几个姬妾,地上散落着酒坛和烤肉,显然是在饮酒作乐,直到刚才的喊杀声响起,才匆忙起身。
“上次在定襄让你跑了,这次还想走?”苏定方的声音如同寒冰,方天画戟直指阿史那哆必的咽喉。
阿史那哆必吓得魂飞魄散,脸色惨白如纸,手忙脚乱地去摸腰刀,却因为太过慌乱,几次都抓空了。苏定方冷哼一声,一脚踹在他的胸口,阿史那哆必“哎哟”一声,向后倒去,撞翻了身后的一张矮桌,酒坛摔在地上,酒水洒了一地,很快便结了冰。
“绑了!”苏定方喝令身后的两名士兵,目光扫过帐内散落的酒坛和那些吓得瑟瑟发抖的姬妾,心中怒火更盛——这些突厥贵族,就算到了绝境,还在贪图享乐,根本不顾及普通牧民的死活,也难怪草原各部会对颉利心生不满。
士兵们立刻上前,用绳索将阿史那哆必捆得结结实实。阿史那哆必挣扎着,嘴里不停地喊着:“苏定方,你敢绑我?我叔父是颉利可汗,他不会放过你的!”
苏定方懒得理他,转身走出帐篷。此时,大雾深处传来一阵嘹亮的号角声,那是李积率领的左路军主力的号角声——看来他们已经攻克了碛口关,正往这边汇合。
苏定方站在颉利的空帐前,望着满地狼藉:倒塌的帐篷、散落的兵器、冻僵的尸体,还有那些惊慌失措的俘虏,忽然想起出征前长安的那场议事。
那日,秦王府暖阁里,炭火盆烧得正旺,驱散了初春的寒意。李靖铺开一张巨大的突厥地图,手指重重地敲在“阴山”二字上,语气凝重:“冬天那场暴风雪,冻死了突厥八成的牲畜,现在他们的粮草极度短缺,正是最虚弱的时候。颉利虽然表面上还很嚣张,但实际上已经是外强中干了。”
李世民坐在案前,手指摩挲着案上的情报,眉头微蹙。长孙皇后站在他身边,补充道:“臣妾让人查过,突厥各部因为缺粮,已经生了嫌隙。薛延陀、回纥等部都对颉利的压榨深感不满,这正是我们分化他们的好时机。”
魏征站在一旁,抚着胡须,缓缓说道:“可派唐俭去安抚颉利,假意与他议和,稳住他的心神,让他放松警惕。咱们再趁机出兵,打他个措手不及。”
房玄龄和杜如晦当即在案前拟出粮草调度的章程,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长孙无忌则主动请缨,负责联络草原上与颉利不和的部落,争取他们的支持。
“定方,”李靖当时拍着他的肩,目光沉沉,带着信任和期许,“你夫妻二人最擅奇袭,这第一刀,得由你们来劈。二百铁骑,够不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