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凯歌唱彻长安道 盛宴同庆辽东归(2 / 3)

加入书签

早已飘回了熊津江口——那日与新罗联军夹击百济水军,箭矢如暴雨般穿透船板,浪花混着血水在甲板上翻涌,他的副将为了护他,硬生生替他挡了三箭,倒在他怀里时,最后说的还是“一定要守住大唐的疆土”。如今想来,那些刀光剑影、生死瞬间,竟已如隔世。

曲突通与曲突盖兄弟相视一笑,端起酒杯轻轻碰了一下。当年他们随太宗南征北战时,还是血气方刚的少年,如今鬓角已染上风霜。想起在辽东山地与高句丽残部周旋的日子,兄弟俩曾靠着一块冻硬的干粮撑了三天三夜,如今握着这温热的酒杯,只觉得杯盏都似重了几分——这重量里,装的是战功,是情谊,更是大唐万里河山的安稳。

尉迟恭本就性急,此刻见众人都在叙话,早端着酒碗一饮而尽。酒液顺着他浓密的络腮胡淌下,滴在锦袍上晕开深色的痕迹,他却毫不在意,抹了把脸便粗声笑道:“陛下,末将此次虽未斩将夺旗,却护着二十万石粮草平安抵达辽东前线,没让弟兄们饿着肚子打仗,也算没给老秦家丢脸!”说着,他重重拍了拍身旁秦琼的肩膀。

秦琼因旧伤复发,此刻正坐在特制的轮椅上。他穿着宽松的锦袍,却仍能看出左臂因常年征战而有些变形。听到尉迟恭的话,他缓缓举起酒杯,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只要大唐疆土能复,我等残躯,何足挂齿?当年跟着陛下打天下,图的不就是这一日么?”

“叔宝兄这话不对!”程咬金在一旁嚷嚷起来,他嗓门本就洪亮,此刻酒意上涌,声音更是震得宫灯轻轻摇晃,“你我兄弟,还得再喝十年酒,看我大唐铁骑踏遍漠北、横扫西域,把那些不服管教的蛮夷都打服了!”这话引得满殿大笑,连长孙皇后都忍不住掩唇轻笑,指尖划过鬓边的珠花,眼底满是笑意。

柴绍与平阳公主夫妻并肩而坐,两人相视一眼,皆是会心一笑。当年平阳公主率“娘子军”驻守苇泽关,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如今见丈夫随大军凯旋,甲胄上虽有战损,却精神矍铄,她眼中满是欣慰。柴绍悄悄碰了碰妻子的手,低声道:“此次在辽东,见当地百姓箪食壶浆迎王师,才知你当年守关时,百姓也是这般盼着大唐的旗帜。”平阳公主轻轻点头,抬手为他添了杯酒,无需多言,彼此便懂了那份藏在心底的家国情怀。

张士贵老将军颤巍巍地起身,他鬓发皆白,连眉毛都染上了霜雪,手里的酒杯都微微晃动。此次出征,他本可留在长安安享晚年,却执意要亲自押送粮草,说是“要亲眼看着辽东归唐”。此刻他望着龙椅上的李世民,声音带着老态的沙哑:“老臣活了七十岁,历经三朝,今日见辽东故土重归大唐,便是死也瞑目了!”

李道宗、李孝恭两位王爷连忙上前扶住他,李道宗握着张士贵的胳膊,笑着劝道:“老将军说的什么话!如今辽东已复,接下来还要看我大唐四海升平,您可得好好活着,看着陛下开创万世基业呢!”张士贵闻言,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光亮,他用力点了点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呛得他连连咳嗽,却笑得比谁都开怀。

马三宝、刘弘基、段志玄、尹开山等老将也纷纷起身,或述战功,或谈见闻,殿内的气氛愈发炽热。牛进达拍着大腿,说起在辽东山地追剿残敌的艰险:“那日在盖马大山,弟兄们踩着齐腰深的雪追了三天,最后把高句丽残兵堵在山洞里,他们还想负隅顽抗,结果被咱们的火攻吓得直接投降了!”王君可紧接着接话,讲起安抚当地百姓的趣事:“那些高句丽百姓刚开始还怕咱们,后来见咱们不仅不抢东西,还帮他们修房子、分粮食,都提着自家酿的米酒来营里道谢,那酒虽烈,却甜得很!”

一时间,太极殿内满是欢声笑语。刀光剑影的厮杀、风霜雨雪的艰难,都化作了杯中的酒液,入喉滚烫,暖心暖胃。连那些平日里严肃的文臣,此刻也放下了拘谨,跟着武将们举杯痛饮,听他们讲着辽东战场上的故事,眼底满是崇敬。

酒过三巡,李世民望向殿外。暮色已浓,宫人们早已点亮了殿外的宫灯,一盏盏红灯笼顺着回廊延伸出去,将太极殿照得如同白昼。他放下金樽,朗声道:“朕闻古之王者,封疆拓土,非为私欲,乃为黎民!当年汉武帝遣霍去病征辽东,虽有战功却劳民伤财;今我大唐收复辽东,若只顾着庆功,忘了百姓疾苦,便是本末倒置!”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