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虎牢关前风云起 军师言及虎将归(1 / 2)
书接前回。却说河北夏王窦建德自河北起兵,一路向南,所过之处,州县或望风而降,或稍作抵抗便即溃散,不多时便已聚众十万,号称三十万,浩浩荡荡往洛阳而来,欲解王世充之围。这日,大军抵达豫州地界,窦建德见将士连日行军,多有疲惫,便传令在豫州城外扎下营寨,休整三日,待兵锋养锐之后,再直趋洛阳。
三日光景转瞬即过,夏军将士养足精神,个个摩拳擦掌,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奔赴战场。窦建德在中军大帐升帐点兵,命麾下大将范愿为先锋,曹旦为左翼,高雅贤为右翼,自率中军主力,拔营起寨,向着洛阳方向杀去。
一路晓行夜宿,非止一日,这日前方探马来报,言说已近虎牢关。窦建德闻报,打马上前,登高远眺,只见前方一道雄关横亘于崇山峻岭之间,关墙高耸入云,宛如一条蛰伏的巨龙,将通往洛阳的要道死死锁住。关楼上旌旗飘扬,隐约可见“唐”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显然此关已为唐军所占。
“好一座虎牢关!”窦建德不禁赞叹一声,随即眉头又皱了起来,“如此雄关,易守难攻,唐军既已占据此处,我军想要通过,怕是不易啊。”
身旁的谋士凌敬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勿忧。虎牢关虽险,但唐军兵力有限,如今既要围困洛阳,又要分兵守关,定然难以兼顾。我军十万大军压境,只需轮番猛攻,定能将此关拿下。”
窦建德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先生所言有理。传令下去,大军在关前十里处安营扎寨,明日一早,便全力攻关!”
夏军将士得令,纷纷开始安营扎寨,一时间,虎牢关前尘土飞扬,营帐连绵数里,气势倒是颇为雄壮。只是细看之下,这支大军虽人数众多,却多是临时召集的农夫、流民,虽有几分勇力,却未经多少大战阵的磨砺,队列之中,隐隐透着几分杂乱。
而此时,虎牢关的城关之上,秦王李世民正凭栏而立,俯瞰着关下夏军的动向。他身着亮银甲,外罩紫袍,腰间佩剑,神情从容镇定,目光扫过夏军大营,时而微微颔首,时而眉头轻蹙,似乎在分析着敌军的虚实。
在秦王身后,站着一众唐军将领,有尉迟恭、秦叔宝、程知节等赫赫有名的猛将,也有房玄龄、杜如晦等运筹帷幄的谋士。众人皆是神色凝重,毕竟夏军十万之众,来势汹汹,这场仗怕是不好打。
忽然,人群中一人迈步而出,此人正是徐茂公,徐三爷。他手按腰间宝剑,走到秦王跟前,躬身一礼,朗声道:“殿下,恭喜殿下又即将得一员大将!”
秦王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徐军师何出此言?莫非有什么好消息不成?”
徐茂公微微一笑,道:“殿下有所不知,那夏军之中,有一人名为苏定方,乃是末将的九弟。此人武艺高强,勇冠三军,且颇有谋略,只是一时明珠暗投,屈身于窦建德麾下。如今他就在这夏军之中,时机若成熟,末将定能劝说他前来归顺殿下,助殿下早日统一天下,扫平六合,一统中原,使华夏不再有战争之苦!”
秦王听后,先是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借徐军师吉言!那苏定方本王也略有耳闻,听闻他少年成名,勇不可当,若能得此虎将,我军如虎添翼也!届时,何愁华夏不一统?”
说罢,秦王从腰间解下一部兵符,递向徐茂公,沉声道:“徐军师,这兵符暂且交你保管。若苏定方真能归顺,你可凭此兵符,先行调拨一军归他统领,待本王亲自验看其才之后,再行封赏!”
徐茂公双手接过兵符,郑重地抱在怀中,再次躬身道:“末将多谢殿下信任!定不辱使命,早日劝得九弟归唐,为殿下效力!”
周围的唐军将领听闻此事,也都是精神一振。秦叔宝抚着胡须笑道:“若真能添苏定方这等猛将,我军实力又增一分,何惧那窦建德十万大军?”
尉迟恭也瓮声瓮气地说道:“俺倒要看看,这苏定方究竟有何本事,若真有徐军师说的那般厉害,俺定要与他切磋切磋!”
秦王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再次投向关下的夏军大营,沉声道:“诸位将军,苏定方归唐之事,还需从长计议。当务之急,是应对眼前的窦建德大军。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加强关防,莫要让夏军有可乘之机!”
“谨遵殿下号令!”众将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