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南巡荒淫(3 / 4)

加入书签

一时间,午门外呼号哀叫之声震天动地,惨不忍闻。

兵部员外郎陆震、刑部主事刘校等十余人,因不堪重杖,当场毙命。

其余大臣虽侥幸存活,也多被打得皮开肉绽,或被贬官削职,或被流放戍边,朝堂之上一片肃杀之气。

血腥的镇压并未让朱厚照收敛,反而更坚定了他南巡的决心。

他一面下令禁止群臣再敢进谏,一面命江彬等人加快督造快船,筹备南巡事宜。

就在此时,南昌宁王朱宸濠起兵谋反的消息突然飞传京师。

朱宸濠早已觊觎皇位许久,见朱厚照荒淫无道,朝政混乱,便以“讨伐奸佞,清君侧”

为名,聚众十万,起兵反叛,迅攻占了九江、南康等地,声势浩大。

当时朱厚照正在豹房中与刘娘娘寻欢作乐,听闻朱宸濠谋反的消息,起初不免惊慌,随即却面露喜色。

他心想,这正是南巡的绝佳借口,既能借亲征之名行游幸之实,又能在天下人面前彰显自己的“武功”

于是,他当即召集群臣商议平乱,不顾大臣们“委派大将前往即可”

的劝谏,执意要御驾亲征。

江彬等人自然极力赞同,纷纷吹捧朱厚照“英明神武,必能一举荡平叛乱”

朱厚照大喜,当即下诏,令江彬率领禁军作为前驱,自己则带着刘娘娘及一众妃嫔美人,随后启驾出京。

临行前,刘娘娘恰好染病,无法随行,朱厚照与她约定,待车驾出后,便遣人前来迎接。

刘娘娘将一枚玉簪交给朱厚照,作为日后迎接的信物,叮嘱他务必妥善保管。

朱厚照将玉簪小心翼翼地藏于袖中,依依不舍地与爱姬告别,随后率军出城。

朱厚照向来喜欢给自己乱封官爵,此次亲征也不例外。

早在应州亲征鞑靼时,他便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西巡返京后,又自封镇国公,后来还加封太师,并且要求内阁按照这些官职为他支取俸禄。

内阁大臣联名力谏,称“名不正则言不顺”

,恳请他收回成命,朱厚照却一概不理。

此次南下亲征,他更是传旨内阁,令其下诏书,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朱寿,统各镇边兵征剿叛贼”

,而“朱寿”

,正是他朱厚照的本名。

车队行至卢沟桥时,朱厚照见天高气爽,田野开阔,心情顿觉豁朗,便策马疾驰起来。

不料,藏在袖中的那枚玉簪竟不慎掉落途中。

这枚玉簪是刘娘娘所赠,朱厚照极为珍视,当即下令全军停驻,命众将士沿途搜寻。

将士们漫山遍野地寻找了数日,却始终未能找到玉簪的踪影。

朱厚照心中虽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率众继续南行。

抵达临清州后,朱厚照派去迎接刘娘娘的侍臣返回,禀报说刘娘娘见不到玉簪信物,不肯动身前来。

朱厚照思念刘娘娘心切,当即抛下大军,乘坐一只快船,昼夜疾驶,独自回京去接刘娘娘。

朝中大臣们得知皇帝为了一个女子,竟不顾亲征大军于不顾,纷纷摇头叹息,却无人敢再进谏。

朱厚照将刘娘娘接到临清后,才带着她一同南下,沿途依旧走走停停,寻欢作乐,丝毫没有平叛的紧迫感。

然而,朱厚照的“亲征”

尚未真正展开,南方便传来了捷报。

南赣都御史王守仁早已识破朱宸濠的谋反图谋,提前做好了防备。

朱宸濠起兵后,王守仁迅召集兵力,采取声东击西之计,直捣朱宸濠的老巢南昌。

朱宸濠闻讯后,急忙回师救援,结果在鄱阳湖与王守仁展开激战,最终兵败被俘。

王守仁平定叛乱后,当即上书奏捷,将擒获朱宸濠的消息上报朝廷。

朱厚照收到捷报后,非但没有喜悦,反而面露不悦。

他一心想借平叛之名游遍江南,如今叛乱已平,南巡的借口便不成立了。

于是,他下令将王守仁的奏表按下,故意封锁消息,装作毫不知情,依旧率领大军一路南下,沿途照旧劫掠妇女,搜刮财物。

王守仁深知朱厚照的心思,为了迎合圣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