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贵妃承欢(3 / 4)

加入书签

落座时裙摆轻扫地面,带出一阵若有似无的香,他才回过神,问她擅长何种技艺,杨玉环答说粗晓音律。

李隆基命高力士早奉上一支玉笛。

那笛身莹白,是西域进贡的羊脂玉,通体温润,映得杨玉环的指尖愈纤细。

她接过时指尖微颤,似有些怯,可当唇瓣贴上笛孔,第一个音淌出来的瞬间,李隆基便知,方才那点怯,全是装的。

笛声初起时像溪水流过青石,清浅明快,渐渐转急,如群鸟掠过长空,翅尖带起风声,末了又陡然放缓,化作绕梁的余韵,缠在殿梁上不肯散。

李隆基眯起眼,看她垂着眼帘,长睫在眼下投出浅影,分明是第一次吹这宫里的玉笛,却熟稔得像吹了千百遍。

李隆基又亲自取来《霓裳羽衣曲》的谱子,那是他登女儿山时,见云海翻涌如仙袂飘举,一时兴起写的,连乐工都得练上三月才能摸到门道。

可杨玉环只扫了两眼,玉笛便又响起来,不是照搬曲调,而是顺着旋律往外延展,添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暖,竟比他写的原稿更活泛。

“好!”

李隆基击掌,亲自斟了酒。

琥珀色的酒液在夜光杯里晃,映得她脸颊的红晕像染了酒色。

三杯下肚,杨玉环眼尾飞红,忽然伸手抚上鬓角,鬓边那朵珍珠花钿颤巍巍的,笑着说:“陛下的曲子里,藏着云海呢。”

“那你还听出别的了吗?”

李隆基往前凑了凑,烛火在两人之间跳得厉害。

杨玉环没说话,只是把笛孔往唇边又送了送,这次的调子软下来,缠缠绵绵的,像殿外的月光,绕着廊柱打了个结。

李隆基喉头滚动,从袖中摸出个锦盒,里边的金钗上镶着的珍珠,颗颗圆润,在烛火下亮得惊人。

“这个……”

他话没说完,杨玉环已伸手接了,指尖擦过他的掌心,像羽毛扫过心尖。

她把金钗插在鬓边,对着铜镜照了照,忽然转身,鬓边金钗晃得人眼晕:“谢陛下。”

那声音软得像浸了蜜,李隆基忽然起身,一把攥住她的手腕。

烛火“噼啪”

爆了个灯花,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屏风上,叠成一团。

他嘶哑着声音说道:“今夜……就住这儿吧。”

杨玉环没答,只是反手攥住了他的衣袖,金钗在间轻轻晃,像在点头。

殿外的月光不知何时浓了,漫过门槛,把满地烛影泡得软软的。

高力士识趣地带了宫人退远,只留那支玉笛落在案上,笛孔里还飘着没散尽的调子,缠在梁上,和着帐内的喘息,成了段见不得光的艳曲。

次日日上三竿,二人才起身。

李隆基让杨玉环自作表文,请求出家为女道士,赐号“太真”

,然后将她接入大内,安置在南宫,改称南宫为太真宫,名为修道,实则专供两人寻欢。

为了掩人耳目,李隆基很快另册立左卫郎将韦昭训的女儿为寿王妃。

面对父皇的横刀夺爱,寿王李瑁只能忍气吞声,无可奈何。

杨玉环性情聪颖,极善迎合上意,李隆基对她的宠爱日甚一日,待遇竟与当年的武惠妃相当。

他曾对宫人说:“朕得杨妃,如获至宝,这是生平第一快意之事。”

还特意谱写新曲《得宝子》,命乐工反复演奏。

梅妃见李隆基有了新宠,心中未免介意,而他对梅妃也渐渐疏淡。

杨玉环本就是为了荣宠而来,连夫婿都能不顾,怎肯容下梅妃?于是两人开始明争暗斗,起初只是互相品评姿色——你嘲梅瘦,我笑环肥,后来竟展到互相谗谤,避路而行。

终究还是梅妃性情柔缓,斗不过狡黠的杨玉环。

最终,杨玉环得偿所愿,被册封为贵妃,梅妃则被迁入上阳东宫,彻底失宠。

李隆基起初还担心朝臣反对,后来见李林甫以下的大臣都成了“立仗马”

,噤口不言,便放心大胆地举行册封礼,礼仪规格与册后相同。

册封之日,他追赠杨玉环的父亲杨玄琰为兵部尚书,母亲李氏为陇西郡夫人,叔父杨玄珪擢升光禄卿,从兄杨铦拜殿中少监,还将武惠妃之女太华公主下嫁杨玉环的从弟杨锜,封其为驸马都尉,赐第与宫禁相连。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