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广选声色(2 / 4)

加入书签

的温婉不同。

武帝看她时,竟从那婀娜身段里瞧出几分刚直来,一问才知,是镇军大将军胡奋的女儿胡芳。

“这姑娘倒有几分其父的风采。”

武帝笑道,目光里已有了定论,“便选她吧。”

杨艳在一旁察言观色,见这胡芳虽美,却不似卞女那般艳得逼人,且胡奋虽是武将,却向来对皇室忠心耿耿,让她入宫反倒能拉拢其父。

她便顺着武帝的意,微微点了点头:“陛下说得是,胡将军之女,想来是知书达理的,入宫侍奉也好。”

武帝见她难得赞同,倒松了口气,当即命内侍记下胡女的名字。

珠帘外,胡女仍是那副不卑不亢的模样,屈膝谢恩时,腰杆挺得笔直,倒真有几分将门虎女的气度。

当夜,司马炎独召胡芳前往偏殿侍寝。

烛火摇曳中,胡芳虽面带羞怯,却无寻常女子的忸怩,奉酒时手腕稳当,答话时声音清亮,反倒让看惯了温顺小意的司马炎觉得新鲜。

一夜春风过后,他望着帐中熟睡的胡芳,见她鬓散乱却依旧眉眼带锋,竟生出从未有过的酣畅。

翌日天未亮,传旨的内侍便踏碎了宫巷的寂静:封胡芳为贵嫔,赐居瑶光殿,仪仗用度皆按第二等规制。

这道旨意快得让后宫措手不及,寻常女子入宫,多从才人、美人做起,这般直接晋封贵嫔的,实属罕见。

此后司马炎又陆续召幸了入选的女子,其中诸葛婉生得娇小玲珑,说话时总带着江南女子的软糯,倒也得了几分恩宠,被封为夫人。

可比起胡芳来,终究是少了那份让人难忘的鲜活。

胡贵嫔得宠的日子里,司马炎去凤仪宫的次数肉眼可见地少了。

瑶光殿的欢声笑语,总能穿透宫墙传到杨艳耳中。

有时是司马炎陪胡芳射猎归来,夸她箭术不输男儿;有时是两人在廊下对弈,胡芳赢了棋便朗声笑,输了也不恼,只缠着司马炎再下一局。

更让杨艳心惊的是,胡芳的服饰居处竟真的只在她之下,连她惯用的云锦帐,司马炎也让人给瑶光殿送了一床同样的。

六宫妃嫔见风使舵,纷纷往瑶光殿凑,往日围着凤仪宫打转的宫娥内侍,如今也多了几分对胡贵嫔的殷勤。

杨艳坐在空荡荡的寝殿里,看着案上那碗凉透的莲子羹,这曾是司马炎最爱的点心,如今他怕是已有许久没尝过了。

她这才悔起当初的决定。

那日若不是看在胡奋是武将、料定胡芳性子刚直难讨长久欢心,她怎会点头放行?如今想来,正是这份刚直,偏巧挠中了司马炎厌倦了温顺的痒处。

妒火与悔恨像两条毒蛇,日夜啃噬着她的心。

她开始夜夜失眠,晨起对镜时,鬓边竟添了好些白。

没过多久,杨艳便病倒了。

起初只是咳嗽,后来竟连下床都费力。

太医来了一波又一波,药汤喝了一碗又一碗,可她望着窗外飘落的秋叶,心里清楚:这病,药石难医。

她亲手放进宫的人,终究成了扎在她心头最深的那根刺。

泰始十年初秋,一场冷雨过后,寒意浸骨。

杨艳本就虚弱的身子忽染风寒,当夜便高热不退,气息奄奄。

宫侍慌慌张张跑到瑶光殿报信时,司马炎正与胡贵嫔对饮,听闻消息,手里的酒杯“哐当”

落在案上,酒液溅湿了龙袍也顾不上,拔腿便往凤仪宫赶。

榻上的杨艳已瘦得只剩一把骨头,锦被盖在身上空荡荡的。

见司马炎来了,她费力地睁了睁眼,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宫女忙上前将她扶起,在她背后垫了个软枕。

杨艳喘息着抬手,示意司马炎坐在榻边,随即缓缓将头枕在他膝上。

这个姿势,曾是他们最亲昵的模样,如今却只剩一片冰凉的骨感硌着他的腿。

“陛下……”

她的声音轻得像风中残烛,“妾侍奉陛下这些年,虽有不足,却也算尽心。

如今要去了,倒也没什么可悲的。”

司马炎喉头哽咽,伸手抚上她枯槁的脸颊:“别胡说,太医说你会好起来的。”

杨艳轻轻摇了摇头,泪水从眼角滑落,滴在他的龙袍上:“陛下若还念着一点旧情,便听妾最后一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