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沉迷声色(3 / 4)
跃起半尺高,旋转间衣袂飞扬如流云,落地时轻得像一片羽毛,连裙角都未沾染半点尘埃。
席间众人都看呆了,连丝竹声都仿佛为之一顿。
成帝更是目不转睛,手中的玉盏不知不觉倾斜,酒液洒在锦袍上也浑然不觉,直到“当啷”
一声,酒盏坠地摔得粉碎,他才猛地回过神来。
阳阿公主见状,故作嗔怪地对歌舞姬们道:“你们这些丫头,平日里教的都忘了不成?瞧把贵客都惊扰了。”
成帝这才察觉失态,忙摆手道:“不怪她们,是朕自己失了分寸。”
他目光重新落回赵飞燕身上,毫不掩饰的赞赏道:“特别是这位赵姑娘,舞姿精彩绝伦,真是令朕大饱眼福。
宫中的舞姬,怕是也难及她半分。”
赵飞燕闻言,适时地垂下眼睑,露出一抹羞怯的笑意,那模样更添几分风情。
宴席散后,成帝借口还有事相商,屏退了旁人,只对阳阿公主道:“朕瞧这赵飞燕确实难得,不知公主可否割爱,让她随朕入宫?”
阳阿公主正愁没机会讨好成帝,立刻笑道:“陛下喜欢,是她的福气。
能得陛下青睐,也是我阳阿府的荣耀。”
成帝大喜,带着赵飞燕登车回宫。
马车里,他忍不住握住那女子的手,只觉她指尖微凉,肌肤细腻得不可思议,心中的欢喜像春水般漫溢开来。
回到宫中,成帝特意将赵飞燕安置在新建的霄游宫。
当夜,他屏退了所有宫人,独留赵飞燕在寝殿侍奉。
红烛高燃,映得帐幔上的鸾凤花纹仿佛活了过来。
赵飞燕褪去舞衣,换上一身轻如蝉翼的寝衣,肌肤在烛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
她不像许后那般端庄,也不似班婕妤那般拘谨,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浑然天成的媚态。
成帝拥她入怀时,只觉她身软如绵,气息如兰,心中的欲火瞬间被点燃。
那一夜,芙蓉帐暖,云雨巫山,赵飞燕时而婉转承欢,时而眼波流转,将女子的柔媚与风情挥到了极致,直让成帝觉得此前的声色犬马都成了过眼云烟。
欢娱嫌夜短,不知不觉间,窗外已泛起鱼肚白。
成帝拥着怀中的美人醒来,见她披衣坐起,长如瀑般垂落肩头,睡眼惺忪中带着几分慵懒,更显楚楚动人。
晨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脸上,连细小的绒毛都看得清晰,那般弱不胜娇的模样,让成帝心头一阵怜惜。
成帝伸手拂过她的丝,认真的说道:“你既入了宫,朕便不能委屈了你。
朕现在就下旨,封你为婕妤,赐居远条馆。”
说罢,他立刻召来内侍,亲自提笔写下诏书。
墨迹未干,便命人送去礼部存档。
赵飞燕连忙跪下谢恩,眼眶微红道:“谢陛下隆恩,民女不,臣妾定当尽心侍奉陛下。”
成帝扶起她,看着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只觉得往后的日子定不会再寂寞。
他哪里知道,这位让他魂牵梦绕的赵婕妤,不仅会搅乱后宫的风平浪静,更会成为影响他一生的“祸水”
。
远条馆的晨露滴落芭蕉叶上,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预示着,大汉的后宫即将迎来一场翻天覆地的风波。
而这位名唤赵飞燕的女子,才刚刚踏上她搅动风云的第一步。
赵飞燕的身世,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曲折。
她本不姓赵,而是姓冯。
母亲是江都王的孙女姑苏郡主,出身高贵,却偏偏在婚姻里走了岔路。
郡主嫁与中尉赵曼后,私下与府中舍人冯大力的儿子冯万全暗通款曲,珠胎暗结,竟一胎生下对孪生女儿。
那时礼法森严,未婚先孕已是大过,何况是婚内私情。
姑苏郡主又惊又怕,只觉这对女婴是惹祸的根苗,断不能留在府中。
趁着月色,她命心腹将两个襁褓中的婴儿抱到郊外荒坡,狠下心肠丢在草丛里——只当从未有过这血脉。
三日后,郡主终究是骨肉连心,忍不住偷偷去看。
荒坡上风餐露宿,她原以为孩子早已没了气息,却远远望见两个襁褓微微起伏,走近了竟还能听见微弱的啼哭。
郡主又惊又喜,伸手一摸,婴儿虽冻得冰凉,却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