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顽童登极(2 / 4)

加入书签

“龙体不适”

的借口,后来索性连理由都懒得编,常常让刘瑾传旨“今日免朝”

回到后宫,朱厚照立刻来了精神。

他兴冲冲地跑到御花园,只见空地上搭起了几间彩棚,太监宫女们穿着布衣,有的摆摊卖胭脂,有的吆喝着卖点心,活脱脱一个市井集市。

“陛下您瞧,这叫宝和店,那是宝延店,共六家呢!”

刘瑾指着彩棚,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他最懂朱厚照的心思,知道皇帝厌烦了宫中规矩,便想出这“宫市”

的主意。

朱厚照乐得拍手,当即换上件青布短褂,头戴小帽,腰间还挂了个算盘。

“走,瞧瞧去!”

他走到一个卖饰的摊子前,拿起支珠钗,学着市井商贩的腔调:“老板,这钗子多少钱?”

扮演老板的太监连忙躬身:“回回客官,五两银子。”

“什么?抢钱啊!”

朱厚照瞪眼,说:“这破珠子,顶多一两!”

说着假装要走,太监赶紧拉住他:“客官别走,一两就一两!”

周围的太监宫女们配合地哄笑,朱厚照得意洋洋,觉得比听大臣们念奏折有趣多了。

他又走到酒肆前,只见几个宫女穿着俗艳的衣裳,学着勾栏女子的模样招揽客人。

“客官里面请啊,好酒好菜伺候着!”

朱厚照大笑着走进去,刚坐下就有“老板娘”

凑上来斟酒,身上的香气呛得他直皱眉。

可看着周围人嘻嘻哈哈的样子,他又觉得新鲜,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场宫市闹剧一演就是数日。

朱厚照沉迷其中,常常从早玩到晚,有时甚至宿在彩棚里。

他让刘瑾当“市令”

,专门调解买卖纠纷,自己则一会儿当商贩,一会儿当顾客,忙得不亦乐乎。

有次为了一块玉佩的价钱,他竟和扮演顾客的太监吵得面红耳赤,最后还是刘瑾“秉公执法”

,各打五十大板才罢休。

内阁大学士刘健听说皇帝的这些荒唐事,拿着奏折冲进宫,却被刘瑾拦在宫门外。

“刘大人,陛下正忙着呢,您改日再来吧。”

刘瑾皮笑肉不笑地说。

“忙着?忙着与阉竖胡闹吗?”

刘健须皆张,“让开!”

可他终究没能见到皇帝。

朱厚照听说老臣们又来劝谏,索性让人把宫市搬到了更偏僻的西暖阁,还下令“凡敢打扰者,杖二十”

刘健等人无计可施,只能对着宫墙叹气,这大明的江山,怕是要毁在这顽童手里了。

正德元年八月,紫禁城被一片红绸金幔裹得严严实实,连宫墙上的砖缝都透着喜庆。

大明王朝终于迎来了新帝朱厚照的大婚盛典,这是十五岁少年登基以来,朝堂上下唯一公认的“正经事”

礼部尚书赵鉴忙得脚不沾地,鬓角的白又添了几缕。

光是皇后的嫁妆,就足足备了八十抬轿子,从凤冠霞帔、金册金宝到绫罗绸缎、奇珍异宝,一路浩浩荡荡从夏府抬入皇宫,引得沿途百姓争相围观,啧啧称叹。

可没人知道,赵尚书背地里愁得直叹气——这场婚礼的耗费,竟高达四十万两白银,相当于大明朝半年的国库收入,足够赈济数省灾民,如今却全花在了帝王的婚典上。

吉时一到,朱厚照被内侍们按在龙椅上,一层层穿上缀满珍珠宝石的衮冕。

金丝绣成的龙纹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沉重的冠冕压得他脖颈僵,袖口宽大得像拖着两片云彩,走一步都费劲。

“这破衣服,比我练摔跤时穿的盔甲还沉!”

他低声嘟囔着,被赞礼官引着往奉先殿走去。

殿内香烟缭绕,礼乐声庄重悠扬,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目光齐刷刷地落在新帝身上。

朱厚照却没心思管这些,眼角的余光一直瞟着殿外,心里盘算着等礼成了,得赶紧去看看刘瑾新弄来的那只斗鸡,听说斗性极强,连老鹰都敢扑。

皇后夏氏早已在殿中等候,她出身应天府名门夏家,自幼饱读诗书,端庄娴静,眉眼秀丽却带着几分温婉克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