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寒门悍子(2 / 5)
仗的料,他不仅力气大,还颇有谋略,每次作战都冲锋在前,屡立战功。
在转战岭南的一次战役中,朱存不幸战死,朱温悲痛之余,更加坚定了要在军中闯出一番天地的决心。
他带着朱存的那份念想,奋勇杀敌,不久就因功被提拔为队长,成了起义军中的一名小将领。
广明元年十二月五日,是改变朱温命运的一天。
这一天,黄巢起义军攻陷了唐王朝的都城长安,唐僖宗仓皇逃往成都。
黄巢在长安称帝,建立了“大齐”
政权。
当时,唐将诸葛爽率领数万兵马驻扎在栎阳,对长安构成了威胁。
黄巢派朱温去招安诸葛爽,朱温带着几名亲信,来到诸葛爽的军营,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晓以利害,竟真的说服了诸葛爽归降大齐。
消息传到长安,黄巢大喜,对朱温更加器重。
中和元年二月,朱温被任命为东南面行营都虞候,率军攻打邓州。
他率领起义军日夜兼程,很快就兵临邓州城下。
邓州刺史赵戒拼死抵抗,朱温亲自擂鼓助威,指挥士兵攻城。
经过数日激战,起义军终于攻破城池,俘虏了赵戒,稳定了大齐政权东南面的局势。
六月,朱温率军返回长安,黄巢亲自到灞上劳军,还赏赐了他大量的金银珠宝。
七月,朱温又被调往兴平,抵御从邠、岐、鄜、夏等州调集的唐军。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朱温毫不畏惧,他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多次击败唐军。
九月,在东渭桥一带,朱温大败唐将李思恭、李孝昌的军队;十一月,又乘胜在富平大破二李的兵马,打得唐军溃不成军,逃回了原来的藩镇。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朱温从一名普通将领,成长为大齐政权的得力干将,他的名字,也成了唐军闻风丧胆的存在。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朱温权势日盛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一个震惊朝野的决定——叛齐降唐。
中和二年(882年)二月,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让他自行攻取同州。
朱温率领起义军从丹州南下,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克了同州。
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率领数万大军,驻扎在河中,准备收复同州。
王重荣是唐军的名将,手下的士兵都是精锐。
朱温率军与王重荣交战,几次下来,都以失败告终。
尤其是在一次大战中,王重荣挑选了三万精锐甲士,对朱温的军队起猛攻。
朱温的军队节节败退,他看着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心里又怕又急,只好下令将舟船全部凿沉在河中,断绝了退路,背水一战。
可即便如此,朱温还是难以抵挡王重荣的攻势。
他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迟早会全军覆没。
于是,他接连向黄巢上书,请求支援,可一连上了十次表章,都石沉大海。
后来朱温才知道,他的表章都被黄巢的左军使孟楷给扣了下来。
孟楷是黄巢的亲信,一直嫉妒朱温的战功,早就想除掉他。
朱温得知真相后,又气又恨。
与此同时,他还听说黄巢的军队因为长期作战,粮草短缺,将帅们军心涣散,很多人都有了投降唐朝的想法。
朱温的亲信将领胡真、谢瞳看出了他的心思,劝他说:“将军,黄巢此人胸无大志,如今大齐已是强弩之末,咱们不如趁此机会投降唐朝,也好谋个好前程。
中和二年九月的一个深夜,朱温召集了身边的亲信,秘密商议降唐之事。
众人一拍即合,决定立即行动。
当天夜里,朱温率领士兵,突袭了黄巢派来的监军使严实的营帐,将严实杀死。
随后,他率领全同州的军民,打开城门,向王重荣投降。
王重荣见朱温前来投降,又惊又喜。
当时,唐军将领杨复光想要斩杀朱温,以绝后患。
王重荣连忙阻止说:“如今正是招降黄巢兵马的时候,投降的人应该一律赦免。
况且朱温骁勇善战,是个难得的将才,杀了他,怕是会寒了其他起义军的心。”
杨复光听了,觉得有道理,就打消了杀朱温的念头。
朱温知道后,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