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放弃火器使用冷兵器(2 / 3)

加入书签

一场狂暴雷雨即将倾泻而下。

深夜,宋军的大营中,前军左右先锋岳飞与刘錡并肩而立,他们身上没有穿宋军常穿的棉甲,而是穿着从金上京城中缴获的最好的皮甲,他们面前的各五千敢死队也都没有穿棉甲,而是也都穿着从金上京城中缴获的最好的皮甲。

这主要是因为,棉胎遇水会吸饱水分丶变得沉重僵硬,既失去防护性,还可能让士兵受寒一部分棉甲会用桐油丶蜡等简单处理表面布料,能防少量雨水溅淋,但无法应对长时间淋雨或浸泡,遇水后防护力会急剧下降。

尽管所有将士都喝了驱寒的烈酒,但在这深秋时节,若是遭到秋雨袭击,可想而知,他们得遭多少罪。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金人不可能想到,宋军会在这麽艰苦的条件下去夜袭他们的营地。

风声渐紧,豆大的雨珠已然砸落,啪作响地打在帐篷上,恰好为夜袭掩去声息。

「都统,雨势已起,正是出击良机!

」牛皋低声禀报,目光中满是急切。

岳飞听言,声如洪钟地对这些敢死队说:「此战若胜,我大宋便有望统一草原,强盛堪比汉唐,利溥而功宏,垂休于万世,泽被于四荒。

此外还有五利:

其一,靖边患以安邦畿。

草原铁骑,夙为边鄙大患,历代征戍不息,民劳财匮。

若我大宋混一,烽燧不举,戈甲藏库,关隘无烽烟之警,边民免流离之苦,耕桑不辍,廛市晏然,海内获休养之福。

其二,通商路以济民生。

草原多畜牧之饶,中原富农桑之利,若我大宋混一,关禁洞开,商旅络绎。

毡裘丶良马丶皮革输于南,粟米丶布帛丶器物运于北,有无相通,货殖流通,民生滋殖,国用丰饶,公私皆蒙其利。

其三,融风俗以凝邦本。

胡汉杂处,礼俗互通,文字渐同,教化归一。

弃隔阂之见,消畛域之分,人心翕合,族群相亲,天下一家之念深植,邦国一统之基永固,无复分裂之虞。

其四,拓疆土以壮国威。

草原广袤,幅员万里,纳入版图则疆土辽廓,资源丰沛。

外可御异域之侵,内可安生民之业,国威远播于四海,声望显扬于八方,华夏之祚益隆。

其五,息兵戈以省民力。

往者征剿草原,糜饷巨万,丁壮殒命,民不堪命。

若我大宋混一,便可罢征伐之役,省馈运之劳,徭赋减省,民力休养,户口滋繁,国力日盛,治道臻于雍熙。

盖统一之利,在安内攘外,在富国利民,在凝族固本,在垂统万代。

此乃天地之公义,邦国之大道,故历代圣王,莫不以混一宇内丶绥靖四方为要务也。

而此战,乃关乎陛下能否率领我大宋混一至关重要一战,我等不可不尽死力也。

岳飞面前的五千敢死队将士齐声应和,声震屋瓦,手中兵刃在灯火下泛着寒芒。

与此同时,刘也在做着战前动员,他朗声说道:「昔年胡骑屡屡南下打草谷,视我大宋如鱼肉,视我生民如草芥,其所过之处,庐舍为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此仇此恨,刻于骨血,铭于肺腑,今日正当雪之!

且彼辈辩左衽,弃礼仪丶逆天道,久乱华夏;我等束右衽,承尧舜之统丶守孔孟之教,当为天下诛凶顽丶为苍生讨贼逆!

今陛下圣明,励精图治,欲复汉唐之盛,欲使胡汉一家丶四海归一,我等岂能不全力助之?

尔等今日死战,明日则功铭鼎彝,名垂青史!

父母妻儿,将受朝廷之禄;乡里宗族,将蒙尔等之荣!

若有退缩者,非我大宋儿郎,必遭天地共弃丶青史唾骂;若能效死力者,纵使马革裹尸,亦为忠义之魂,永受万民祭拜!

过会入金营,见辫者立斩,非我好杀,实乃诛恶务尽,不留后患!

斩一胡寇,即救一方生民;拔一敌营,即固一寸疆土!

此战非止为破一营丶斩数将,实为大宋拓土开疆丶混一宇内之先声!

让金人知我大宋儿郎之威,让天下见华夏一统之望!

今日不死不休,明日功成之日,与诸君共饮庆功酒,共沐太平春!

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