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小婿拜见岳父(2 / 4)
兵,若是宋军以火器为主,金军肯定不会全力接战,那战事必将陷入到持久战当中。
这样一来,很可能会将战事拖延到对金军有利的冬季不说,还会大大增加宋军的消耗。
——尽管大宋已收复箕地丶永明城,又有空前强大的海船和航海技术,以及比较先进的火车和机动车丶非机动车,使得粮草辐重的转运较之前要便捷得多,但五十多万大军加上一两百万民夫以及几十万匹战马的消耗,还是一笔极其沉重的负担。
毫不夸张地说,从永明城到金上京这段距离,因为海船不能到达,更没有铁路,只能靠机动车丶非机动车以及人力往这里运送粮草辐重,往往运输一石粮食甚至要耗费十几石粮食的成本。
好在,这段距离并不算长,赵俣治理下的大宋又特别富裕。
这对大宋的影响才不至于太大。
但话又说回来,大宋方面还是希望能速战速决,通过这场决战彻底消灭金国。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认为,无论战争形态如何演变,战争始终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手段和工具。
所以,刘法等人制定此战的策略就是:先将大部分火器隐藏,将数十万大军布成前丶中丶后三军梯次阵型,巩固战略防御纵深,确保前军失利后有足够预备队接应;更在各集团阵线后方部署了以火器为主的第二线支援力量—一他们既志在一战全歼金军,又坚守「此战大宋绝不能输」的底线,即绝不以大宋国运冒险。
其次,赵俣亲自点将,让岳飞和刘率领本部人马担任前锋,专门应对金军的「铁浮图」与「拐子马」。
这两支部队是金兀术帮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王牌军队,也是金军敢跟宋军决战的核心底气。
同时,刘法等人严令吴玠率本部人马密切监控金军两翼骑兵动向,并密令韩世忠率领本部人马和静塞军埋伏于中军侧后方,待金军轻骑兵侧翼包抄时即刻出击围歼。
此战,赵误本着疑人不用丶用人不疑的宗旨,将指挥权全都交给了统军将领,监军只负责帮助将领指挥军队,不可以随便调动军队,赵误甚至下了明确的圣旨,在交战中,若是将领与监军意见相左,要无条件听取将领的命令。
换而言之,此战赵俣将主导权放给了武将。
对此,不少文官其实心生不满,甚至私下里多有议论,言辞间满是对「武人专权」的隐忧。
「太祖皇帝定「崇文抑武」之祖制,非使武将得专擅于疆场也!」御史台的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
「昔年杯酒释兵权,正防武人拥兵自重。今官家竟以决战之权尽付武将,监军不得节制,若将帅有异心,大宋江山岂不动摇?」有人附和。
「今金寇未灭,先纵武夫之权,恐非社稷之福。古者君命有所不受,然亦需监军持节,以防不测。今监军形同虚设,将军自专,岂不闻功高盖主」之戒?」又有人附和。
就连一些平日里看似通达的文官,也觉得赵误此举「过于冒进」。
甚至就连赵俣很信任的重臣吕好问都曾在私下对同僚说:「官家此举,怕是忘了本朝长治久安之由。文臣掌政丶武将统兵而受掣肘,此乃大宋百馀年无内乱之根本。今数十万大军尽听武将调度,万一战后将领威望日隆,谁能辖制?」
这些文臣并非不清楚此战的重要性,也不是要故意掣肘前线,只是在他们的观念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