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国运之战(4 / 4)

加入书签

为了重建军队丶抵御外敌,只能进一步加重赋税,这又会引发百姓的不满,甚至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要知道,当年的黄巢起义,正是在唐末战乱丶民不聊生的背景下爆发的。

    若是此战战败,如今的大宋,恐怕也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

    最后是,民族信心的丧失,将难以挽回。

    大宋自建国以来,虽有与辽丶西夏丶吐蕃丶李朝的战事,但从未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主力决战失败。

    若是五十多万大军的覆没,定会让汉人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百姓们会对朝廷失去信任,对未来失去希望,甚至会产生「天亡大宋」的念头。

    而金国则会借着这场胜利,进一步宣扬其「天命所归」,吸引更多的部落归附,甚至可能煽动大宋境内的少数民族反抗。

    到那时,大宋不仅要面对外部的军事压力,还要应对内部的民族矛盾,陷入内外交困的绝境。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切,宋江丶宗泽等人才主和,想要让赵误稳上一稳。

    可赵俣很清楚,现在的形势,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得试一试。

    当然,目前的形势来看,一旦大宋在决战中战败,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

    于是,赵误一方面传令给后方的各个关隘,尤其是长城沿线的一众关隘,命令他们各自加强防御设施,万一大宋在这场决战中战败,金军南下,谁那里出错,都是抄家问族,没有任何缓和的馀地;一方面全力以赴准备决战,绝对不能输掉这关键的一战。

    为了打好这场决战,赵俣任命老将刘法为都元帅,种师道为元师,王禀丶种师中丶何灌为副元帅,陈遘丶宋江丶童贯丶李纲丶宗泽丶张叔夜丶赵鼎为都监,岳飞丶韩世忠丶吴丶刘琦丶张俊丶刘光世丶吴丶杨沂中丶王德丶吴彦丶赵立丶李彦仙等年轻的大宋将领以及他们所统帅的军队全都放在关键要害之位。

    这场国运之战,至此,彻底拉开了帷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