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太子赵寿的政治智慧(3 / 4)

加入书签

 这种制度虽确保了宋朝未出现严重的外戚专权问题,但也导致附马群体逐渐脱离政治核心,成为依附皇室的「荣誉阶层」。

    如果赵侯的女儿少,他也会如此,毕竟,外戚干政这种事,不得不防。

    可问题是,赵侯有数百个女儿,那她们就得嫁数百个青年才俊,这要是还「授虚职丶

    限实权」,绝对是巨大的人才浪费,以及对皇权的限制。

    于是,赵侯解除了对驸马的大部分限制,只是不允许他们担任宰执丶地方主官丶边疆主将,当然,也不能获得分封,别的则不再进行限制。

    如此一来,赵侯的女婿,或是出身将门,或在武学升为上舍生,或在军中崭露头角的青年将领;或是优秀的太学生,或是凭政绩累迁至州府要职的文官新秀;亦或是掌控大宋经济命脉的实业家丶金融家;再或者是优秀的科学家丶匠人丶医师丶各类奇才,等等等等等等.—

    这些驸马本就是大宋新生代中的依依者,与公主联姻后,更如虎添翼:一方面,他们藉由「皇亲」身份获得了更广阔的晋升空间,朝堂上有皇子们相互援引,地方上有宗室势力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家族势力与专业能力,也反过来为赵家宗室的统治筑牢根基。

    -

    武将驸马巩固边防,文官骊马优化治理,实业家驸马则为大宋的军费丶民生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实干家驸马更是得到所有的资源支持让他们搞研发,形成「宗室一权贵-实业-科学发展」四位一体的利益共同体。

    赵寿对此看得极为透彻,他深知这些姐妹与驸马所构成的关系网,是比朝堂官职更难撼动的「隐性权力」。

    因此,赵寿从未将公主们视作「外嫁之人」,反而主动维系这份亲缘纽带,对妹妹丶

    妹婿多有照顾丶帮助和提携。

    久而久之,赵寿在公主与驸马群体中也积累了极高的声望。

    这些皇子丶驸马虽分属军丶政丶商不同领域,却都因赵寿的「亲厚」与「包容」,而选择支持和拥护他。

    这种「以情换心」的经营,让赵寿将大宋新生代最强的权贵力量,牢牢绑定在了自己的阵营中。

    如此一来,哪怕是再有野心丶再有能力的皇子,也不敢公开与赵寿抗衡一一毕竟在他们眼中,赵寿不仅是嫡长兄,更是能维护他们的大家长。

    赵侯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想,『太子虽无雷霆手段,却有容人之量,能将一众手握实权的兄弟丶妹婿拧成一股绳,这份「团结」的本事,远比单纯的智谋更能稳固我赵氏的江山。」

    而赵寿也始终清楚,只要他始终以宽和待兄弟姐妹,重用他父皇为他选择的大臣,待他父皇传位之日,便是他当上大宋皇帝,开启自己的大治之时。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箕地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赵寿将他的一众兄弟丶妹婿叫到开京城来,大家庆祝一下箕地被大宋收复。

    II

    筵席上,一众皇子丶驸马其乐融融,推杯换盏。

    席间,有那消息不够灵通的皇子,问赵寿:「殿下,箕地大势已定,我等该何去何从?」

    赵寿笑着答道:「先以稳固好箕地之事为主,亦要做好我大宋与女真决战,调你等去东北的准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