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赵俣的高招(1 / 4)

加入书签

    第363章赵俣的高招

    …

    礼成城原本只是一个小村落,后来由于夹在开京和礼成港中间,逐渐成为关键的「节点之地」。

    作为高丽国都的开京,是高丽全国的政治丶文化中心,聚集了大量官署丶人口与消费需求;而礼成港是此时重要的国际港口,承担着海外贸易与物资转运的核心功能。礼成城正处在两者中间,一边承接开京输出的官方物资丶手工业品,另一边转运礼成港进来的海外商品丶粮食,天然成为高丽的「国际转运枢纽」。

    依托这一独特区位,往来商队丶转运劳工不断聚集,客栈丶货栈丶市集逐渐兴起,政治需求与港口经济在此交汇,小村落慢慢从单纯的转运点,发展成商贸繁荣丶人流兴旺的小型城镇,慢慢成为开京的门户丶开京的卫城。

    ——欲攻打开京,必须先拿下礼成城。

    在十几个熟悉这一带地形的高丽奴婢的引导下,刘錡亲率三千精锐向着礼成城快速行军。

    担心这十几个担任向导的高丽奴婢搞事,坏了他夺取礼成城的大事,刘錡通过翻译和其军中的高丽人跟这些高丽奴婢说:「若我大宋胜,将彻底解放你等奴婢,教你等及你等子孙成为良人,可拥有自己的姓,能经商,能当官,能娶贵族女子……」

    听到刘錡的承诺时,不少奴婢浑浊的眼里先是闪过一丝不敢置信,随即又被长久的绝望压了下去。

    在高丽的社会里,「奴婢」二字如同烙印,从出生起就焊死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所谓「良人」的生活,对他们而言不过是遥不可及的幻梦。

    此时的高丽,是典型的奴隶社会。

    高丽的人口中,贵族与官僚阶层占比不足百分之五,他们手握土地丶兵权与法律特权,是社会的绝对统治者;平民(又称「良人」)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多为自耕农丶小手工业者,虽有独立户籍与姓氏,却需承担沉重赋税与徭役,随时可能因欠债丶犯罪沦为奴婢;而剩下超过百分之五十五的人口,都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婢,他们或是战争俘虏,或是世代传承的家生奴,或是因贫困卖身为奴的平民。他们构成了高丽社会最底层的基石。

    高丽奴婢的地位,比牲畜尚且不如,整套制度如同一张密网,将他们的人生死死困住。

    高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一为奴婢,子孙世代就皆为奴婢」,这种血统奴役让奴婢的后代从出生起就失去了改变命运的可能。

    他们没有自己的姓氏,只能以主人的姓氏为前缀,或是被唤作「某家奴」丶「某氏婢」;不能拥有私人财产,劳作所得全归主人所有,连身上的衣物都是主人的赏赐;严禁经商,哪怕偷偷做点小买卖,一旦被发现,货物会被没收,人还要遭受鞭刑;更别提当官了,高丽的官僚体系完全向贵族与良人开放,奴婢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在高丽,奴婢主人对奴婢拥有绝对支配权。可以随意买卖丶玩弄丶赠送;可以对奴婢施加刑罚,哪怕打死奴婢,也只需缴纳少量的罚金,几乎不会被追究重罪。

    这些奴婢不仅要承担主人家的家务劳作,还要耕种主人的土地丶服各种劳役,甚至在战争时期被征为「奴婢兵」,冲在最前线当炮灰,却没有获得军功封赏的资格。

    高丽严格限制贱类转为良人,法律规定「一贱永贱」丶「从贱不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