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立於不败之地的赵俣(3 / 4)

加入书签

里之外的皇子大陆,打一群战五渣的印第安土着,他们更愿意留在大宋的本土,去为朝廷消灭那些常常南下打草谷的胡人。

    换一种说法就是,岳飞等人更愿意保家卫国,而不是去当侵略者。

    这让赵堂和赵开很遗憾,尤其是前者。

    这两年的前线生涯,让赵堂越发的确定,岳飞有大将之姿。

    赵橙也终于明白了他母亲张纯当初跟他说的那句「此子虽未显,其英锐类少年去病,智略近潜龙时李靖,他日必为栋梁」的含金量。

    话说,当初赵堂第一次见到岳飞时,见到其貌不扬丶一只眼晴大一只眼睛小丶比他还要小上一两岁的岳飞,真的很难想像,这样的一个小屁孩会是霍去病丶李靖那麽厉害的武将。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不是张纯有识人之名还能推演未来,赵模真未必会重视和重用岳飞。

    后来,岳飞追随赵上了战场。

    初时,赵堂觉得岳飞也没有特殊之处,无非也就是英勇一些丶机灵一些。

    可随着在战场上的历练,随着经历的战事渐多,岳飞在军阵中的表现便愈发不同。

    寻常将领需数年揣摩的攻防阵型,他观过一两次演练便已能指陈要害;

    兵法中「奇正相生」的古奥道理,多数人仅能背诵条文,他却能在一次护粮遭遇战中,以三百步卒伪装主力牵制敌军,另遣百人绕后焚其输重,将理论化作切实可行的战术。

    赵堂自出征以来,凭过人才智与战场直觉屡立战功,向来以军旅天赋自负,然见岳飞进步之速,亦暗自惊叹。

    某次对金军小股游骑的伏击战中,赵堂初定计划是固守待援,岳飞却于勘察地形后直言「敌虽悍勇,却孤军深入,其营侧有浅谷可设伏,若以少量兵力伴攻诱敌,再以主力断其归途,可一战尽歼」。

    此计最终斩获颇丰。

    而从观察地形到定下计策,岳飞仅用了不到半个时辰。

    这般对战场态势的敏锐洞察,对战术调整的迅捷反应,纵是赵堂自付,亦需更多时间推演斟酌。

    彼时岳飞不过十五岁出头,却已在数次大小战事中展现出超越同辈的军事素养。

    如今,岳飞不仅勇冠三军,更善审时度势,其对兵法的理解与运用,已非「机灵」丶「英勇」可概括,分明是天生将才的雏形。

    赵堂愈发确信,母亲张纯那句「他日必为栋梁」的评语,绝非虚言。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橙很想将岳飞带走。

    可岳飞虽然年轻,却很有主见,不论赵堂说什麽,他都以「父母在,不远游」为由,拒绝了赵堂的提议。

    赵堂知道,「父母在,不远游」只是藉口,实际上,是因为岳飞跟着他一块读了不少书,使得岳飞有点往儒将方向发展。

    儒家讲究「忠君爱国」丶「仁义礼智信」,岳飞深受其影响,心中所系,乃是大宋的安危,是万千百姓的福祉。

    岳飞深知,若是他跟赵槿去那遥远的皇子大陆,虽可为大宋开疆拓土,让他自己建功立业,但于当下大宋面临的胡人威胁而言,并无直接神益。

    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