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玉华策,御前赌江山(3 / 5)

加入书签

脸上,映照出复杂而微妙的表情。他微微低下头,双手紧握,似乎在竭力克制内心的波澜。

    赵候见状,心中不禁暗自叹息,『赵信因自幼养尊处优,缺乏历练,对于权力的渴望与对失败的恐惧交织在一起,使得他时而显得优柔寡断,时而又偏执激进。唉,还是他在历史上的问题,好大喜功,又志大才疏。」

    赵候让梁师成取来赵信和莫涛的朱卷,交给赵估,问道:「你与莫策论熟优?」

    赵佶一听,就尴尬不已!

    虽然赵估从小就想完成赵宋王朝的历任皇帝都没能实现的夙愿,也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可实际上,他对燕云十六州根本就不了解,对辽国和金国也都不了解。

     这不只是赵估这一世才有的问题。

    历史上,赵信也因此犯下过大错。

    当时,宋金达成议和的协议。

    按理来说,北宋王朝应该拿出国书与金国签署盟约。

    可赵信君臣却怕灭不了辽国,再落下话柄,而耍了个心眼,没有拿国书,而是让赵估给完颜阿骨打写一封亲笔信。

    赵信因对燕云十六州的地理范围缺乏清晰认知,在给完颜阿骨打的御笔书信中,仅模糊提出索要「燕地并管州县」。

    而实际上的燕云十六州,应该是燕京并管州县丶辽西京(云地)并管州县以及平滦营三州,还有包括居庸关丶古北口丶松亭关丶榆关等关卡,涵盖华北北部重要战略屏障。

    这样,「燕云十六州」才能将胡人挡在长城以外,不用再担心胡人把中原当成其家的后花园,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但赵估的表述仅聚焦「燕地」,未明确提及其它区域,让金朝得以借文字歧义缩小割让范围,

    金朝利用北宋王朝方面表述的模糊性,在谈判中不断压缩归还土地的范围,仅同意归还燕京及周边六州,且附加高额赎金(即代税钱)。

    北宋王朝为尽快收回「燕云十六州」,被迫接受苛刻条件。

    结果,赵宋王朝不仅未能完整收复燕云十六州,还暴露了自身军事与外交的软弱,导致金人南下,发生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赵佶只有艺术家的浪漫,对敌人根本不求甚解,只凭喜好治国,因而难免会有短视与轻率。

    这就如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最终将北宋王朝推向了覆灭的深渊。

    赵信对于燕云十六州的地理范围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更勿论其战略意义之重。在他的御笔书信中,那模糊的「燕地并管州县」六个字,不仅是对国家领土主权的轻慢,更是对子孙后代命运的草率。

    当然,赵估只是不太了解辽金这两个敌人,并不是说他缺乏分辨能力,尤其是在文章等与文化艺术有关的方面。

    所以,赵估自然知道,单论这篇策论,莫胜过他一筹。

    赵信以为赵误在跟他「要人情」,他立即拜道:「谢陛下维护。」

    不想,赵候却摇摇头:「此事确与你有关,不然,莫也不可能先得探花,再得榜眼。」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