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赵佶:陛下,臣想参加科举(2 / 5)
关键,赵偶是赵误同父同母的亲弟弟,赵误当上了皇帝,他肯定差不了就是了。
所以最受益的还是不安分的艺术家赵信。
这些年,赵俣对赵信其实也不错。
是。
赵信在历史上的风评不好。
但在真正懂两宋时期历史的人看来,赵估其实真没那麽差。
作为皇帝,有两大成就是含金量最高的:一个是开国之君,另一个就是中兴之主。
往往中兴之主和亡国之君在很多时候其实就隔了一层薄薄的纸,退则万丈深渊,进则步步生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历史上的赵估。
历史上,四十岁之前,赵佶征西域平方腊收燕云,把北宋王朝的版图扩张到了最大范围,妥妥的中兴之资。
要是当时的赵信立马就嘎了,那他的评价,在赵宋王朝的历任皇帝中,可能只输宋太祖赵匡胤,什麽高梁车神赵光义丶靠《擅渊之盟》吃了一辈子的宋真宗赵恒丶当了一辈子傀儡的宋仁宗赵祯丶啥也不是的宋英宗赵曙丶志大才疏的宋神宗赵丶英年早逝的赵煦,都得往后排。
死后,赵信得一个宋宣宗的庙号应该是没问题的。
可就因为赵佶一念之失,上了大臣的当,当然也是因为他自己想逃避责任,典型的能惹事不能扛事,而把皇位匆匆传给了赵桓,致使出现靖康之耻,直接沦为亡国之君,成了金人的俘虏,一下子就从中兴之主变成了亡国之君的反面典型。
人们往往会对一个王朝的前两任开国君主给予很高的评价,甚至像刘邦丶朱元璋这样白手起家的皇帝更尊敬与推崇。
人们总觉得,像朱元璋这样开局一个碗都能一统天下,如果给他一套完整的朝廷班子,那他还不得成为地球的球长啊?
但其实真没这麽简单。
白手起家的确一无所有不假。
可一无所有的同时,创业者面前也不会出现诸如党争丶各方势力强大丶贪污腐化丶财政赤字丶
流民之乱丶地方拥兵自重之类的糟心事。
这就好比一个人单身,穷是穷了点,每一点点进步,都是对于自己人生的优化,但如果是什麽上有老下有小丶还有房贷车贷丶婆媳翁婿关系紧张之类的全都凑到一块,所谓的中年危机就是这麽来的。
从而在一个王朝面临中年危机的时候,中兴之主的含金量,那就是在于他需要在背负了众多Debuff的情况下,把最终成绩从一个负数搞到正数的高分,虽然他有很多帮手,虽然他也的确掌握了部分帝王的名分与权威,但依然没有很多人想像中的那麽容易。
这麽一看,差一点就成了中兴之主的赵佶,是不是也没那麽差?
所以,知道赵佶还是有点东西的赵俣,这些年也让赵信干了不少事,比如当皇家的艺术总监,
帮赵俣修建延福宫,监管赵宋王朝的瓷器丶玻璃制品,成为大宗正寺卿管理宗室。
不得不说,这人啊,只要是用对了地方,还是能发光发热的。
在赵俣的合理安排下,赵信渐渐展现出了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