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5)
第十四章
上官蕙本就爱琢磨些新奇有趣的事,这般秘密交接於她而言,比深宅里的规矩日子有趣百倍,越想越觉得兴致勃勃。
可偏生因退婚而闹出的事端,母亲怕她在外惹是非,前些日子禁了她的足,连府门都不许随便出。她纵有满腔热情,也只能隔着窗纱嘱咐丫鬟,连亲手接样稿的机会都没有。
可尽管如此,待丫鬟从红袖楼回来递上样稿时,上官蕙还是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赶紧铺开两张蚕绢来看。
这布庄她向来都不管,反正不要亏太多钱就好,但看到花样那一刻,她眼前顿时亮了。
一张画着淡青的水纹像流动的烟雾,银灰的云影里藏着艘细小的乌篷船。杜尚若附了纸笺,解释参考了《潇湘水云》,她写得仔细,即便上官蕙不知曲目是甚麽,也能体会到当中意境。
另一张则是取自「东篱采菊」的诗句,金黄的菊瓣层层叠叠,旁边还绘着几株浅绿的芦苇,连菊叶上的绒毛都描得细细的,摸着像是能触到那点软糯。
她把蚕绢铺在紫檀木桌上,凑得极近,连呼吸都放轻了,指腹轻轻抚过绢面上的墨迹,眼底满是惊喜:「这画得也太妙了!你瞧这水纹,若是织在素绢上,定像真的在流动似的。」
说着,又想起甚麽,忙让小桃去把布庄的周掌柜请来,语气里满是急切:「快些去,就说我有紧要的事找他。」
周掌柜自接手布庄都未曾被唤到府中,这收到口讯匆匆赶来时,上官蕙正坐在桌前,见他进来,连忙把蚕绢递过去,眼睛亮得像藏了天星:「周掌柜,你快瞧瞧这花样,能不能织出来?」
周掌柜接过蚕绢,眯着眼仔细看了半晌,又用指头量了量花纹的间距,脸上渐渐露出惊喜的神色:「小姐,这花样设计得极好!就是织机的纬线走向,还得跟绣娘讨论一下,看能不能做出来。」
上官蕙听了,心里更踏实了,当即拍板:「那好!你赶紧把府里最好的绣娘叫来,先按这花样织块小样,尺寸不用太大,二尺见方就好,越快越好。」
绣娘们闻讯赶来,围着蚕绢细细看了一圈,个个都觉得新颖。
上官蕙怕她们领会不到花样里的意境,特意站在最前面,指着水纹细细解释。周掌柜也帮腔道:「这《潇湘水云》的水纹,织的时候要轻些丶薄些,像江面上飘着的烟雾似的,千万别织得太厚实,不然就少了那份灵气。」
「还有这菊花的花瓣,边缘处要留点毛边,不用太整齐,才显得像田里长的菊花??」
几位绣娘听得认真,连忙点头应下,把要领记在纸上,才小心翼翼地捧着蚕绢往织房去。
可上官蕙还是不放心,坐在椅上没安生片刻,隔着一炷香的功夫就让小桃去织房问进度。
直到小桃笑着回来说「绣娘们已经开始往织机上穿线了」,她才长舒一口气,慢慢坐在椅上。
韩卢自从应下布庄管账的差事,每日都比鸡鸣早两刻起身。
红袖楼要到申时才会开门迎客,他正好趁这段空档,往布庄跑一趟,这样既不耽误照顾杜尚若,也能把布庄的活计干妥帖。
路上买两个热乎的肉包子揣在怀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