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京东物流+天娱网咖(二合一)(2 / 3)

加入书签

金压力,你详细测算过吗?”

刘强冬显然早有准备:“根据我们测算,一个现代化仓库从建设到投入使用,快则十个月,慢则一年,后续可以分期完善配套设施。”

“初步估算,单个集散中心包括仓库建设和自动化分拣线的投入在8000万左右,五个中心首期总投资约4个亿。”

陈天轻轻点头,继续追问:

“那在这十个月建设期内,我们电脑配送怎么解决?还有,分拣设备投入使用后一旦出现故障怎么办?伯曼在国内可没有常驻工程师,难道要让整个仓库停工等德国派人来维修?”

刘强冬额头开始渗出细密汗珠。

这些问题他并非完全没有考虑过,但在打造“华夏最先进物流体系”的宏伟蓝图面前,这些细节问题被他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看着刘强冬的反应,陈天语气缓和下来:“我不是要否定你的规划,只是希望我们能走得更稳一些。”

“在完全掌握自动化分拣技术之前,我建议采用半人工半自动的过渡方案,这样既能应对突发状况,又能解决地方就业问题,争取更多政策支持,一举多得。”

“陈总考虑得确实更周全。”刘强冬诚恳地点头:“就按您说的方案来执行。”

陈天微微颔首,继续深入探讨另一个核心问题:“关于全国驿站的建设模式,为什么你始终坚持自建而不是加盟制?”

刘强冬神情郑重地整理了一下思路:“陈总,这个问题我反复思考过。”

“采用加盟模式最大的隐患在于,我们无法对加盟商的经营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有效把控。”

“快递员监守自盗、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都可能对我们的品牌形象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他拿起水杯抿了一口,继续道:“更重要的是配送时效和服务标准,我们京东要求的是送货上门。”

“但加盟商一般就一到两个员工,显然无法满足我们的要求,并且他们还有自己特殊情况,如家里有事提前关门、营业时间不统一等等。”

“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京东物流的服务品质参差不齐,失去整体掌控力,只有自建驿站,才能真正做到如臂使指。”

陈天若有所思地反问:“但自建就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员工家里有事也一样需要请假。”

“当然可以。”刘强冬斩钉截铁地回答:

“就像邮政系统,当快递员成为京东正式员工,他们的薪酬福利、工作安排都掌握在公司手中,自然能做到令行禁止,有事请假我们也可以及时调配人员填补工位,而不是像加盟商那样随意歇业。”

陈天问:“那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标准要求加盟商呢?”

“他们虽是独立经营者,不是我们员工,但通过把控结算款项、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设置违规处罚条款,同样可以达到管控效果。”

“而且因为是自己的生意,他们反而会更用心经营。”

刘强冬露出无奈笑容:“这个思路我也考虑过。但最大难点在于监管,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和手段来监管全国数以万计的加盟网点。”

“自建模式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通过培养员工归属感结合丰厚福利待遇体系,来实现管理目标,而加盟商...”他摇了摇头:“我们确实鞭长莫及。”

听到这里,陈天完全理解了刘强冬的顾虑。

刘强冬骨子里还是秉持着传统管理思维,坚信只有正式员工才会尽心尽责。

不过不得不承认,刘强冬在员工福利方面的投入确实巨大。

在前世记忆中,京东快递员不仅享有五险一金,每逢节假还都有丰厚补贴,资深员工更能获得户口、住房等稀缺资源奖励。

在整个快递行业,京东快递员的福利待遇都是首屈一指的。

而这份投入也确实换来了回报,京东快递员的服务质量和配送效率在业内一直都是有口皆碑。

比如配送时消费者在上班,其他快递公司都是往驿站或门卫室一丢,只有京东是可以等着消费者回家进行二次配送,除非是消费者自己要求放置到代收点。

正是这种优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