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项目扶持申报(3 / 3)
政策扶持项目申报工作开始了。
这次的项目,重点支持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农业企业进行产业链升级。
陈逸飞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王经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如果我们能申请到这个项目,就能获得资金和政策支持,对我们实施五年规划至关重要。”
王建安立刻召集核心团队,全力投入到项目申报材料的准备中。
陈逸飞负责总体策划和文本撰写,张泽安和老会计负责财务数据和效益分析,小刘和张老师提供技术支撑材料,尹彬则整理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成果。
之后的一段时间,合作社的办公室几乎夜夜灯火通明。
大家反复讨论、修改,力求将合作社的优势、规划和潜力充分展现出来。
然而,就在申报材料提交截止日前三天,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消息是张泽安带来的,他脸色难看地找到王建安:“建安,麻烦了!我刚从县里得到消息,说有人把我们给告了!”
“告了?告我们啥子?”
“告我们合作社用地手续不合规!说是占了林地,还说什么破坏生态环境!
这纯属胡说八道,那块坡地明明是规划内的农业用地?”
王建安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知道是谁告的吗?”
“匿名举报的,查不到具体人。”
农业项目用地是红线问题,哪怕只是不实举报,一旦被调查,也会影响项目评审,甚至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王建安很快冷静下来:“张泽安,这事我们先别自乱阵脚,我们用地手续合法合规,不怕调查。
当务之急是立刻把我们所有相关的用地审批文件、规划图纸、土地性质证明等材料再仔细整理一遍,准备应对可能的核查。
同时我们要主动向县农业局、国土局说明情况,不能等着别人来查。”
“对,对!我这就去准备材料!”张泽安连忙应道。
王建安又对陈逸飞说:“陈老师,申报材料的工作不能停,而且要加快,我们要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把材料交上去。”
陈逸飞点头:“王经理,用地手续方面,如果需要,我可以协助整理法律和政策依据。”
接下来的两天,合作社兵分两路。
一路由张泽安牵头,全力应对用地举报问题,整理材料,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澄清。
另一路由陈逸飞和王建安主导,完善项目申报材料。
压力巨大,但合作社管理层展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和韧性。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大家都憋着一股劲,要把这恶意中伤顶回去。
在王建安等人不懈的努力和确凿的证据面前,县里相关部门的初步核查很快有了结论:李家沟合作社所有农业设施用地手续齐全,符合规划,不存在占用林地和破坏生态的情况。
所谓的举报,被认定为不实信息。
在举报风波澄清的当天,凝聚了合作社心血的龙头企业项目申报材料也终于按时递交了上去。
陈逸飞走到他身边,轻声说:“王经理,这次申报肯定没得问题,材料都是我经手过的,不存在问题。”
王建安点点头:“嗯,接下来,就是等待春风,然后,继续播种,继续前行。”
他心想明年这个时候,随着保镇分厂和冷链系统的效益进一步释放,加上草莓产业的持续增长,社员们的分红,就能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丰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