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古代棺椁的“前堂后室”(1 / 2)

加入书签

古先生用手在外层棺椁上,擦了一个巴掌大的地方。

“各位,看外层的材质,应该属于青铜材料。”

古先生说着,还用用手敲了敲棺椁。

泉哥疑惑道:“古先生,听敲击的声音,不像是实心青铜棺椁。”

唐青也认同的说道:“我也听出来了,确实不属于实心青铜棺椁。

它应该是一层外层青铜皮,然后里面包裹了其它材料。”

古先生又再次敲了几次,“听泉和唐青都说的对,外层棺椁板确实不是实心青铜。

外面包着青铜皮,现场也无法看到里面的材料。

但是根据以往出土同时期棺椁,可以推出一个大楷。”

“我个人的猜测,最外层椁是以木质为主,然后是铜皮包镶或构件加固。

如果外层椁里用木质材料,那可能用巨大的楠木或柏木制成椁室框架和板壁。

然后再在外表面包裹青铜板,或镶嵌青铜构件、饰片。

这种做法既彰显了“铜椁”的豪华,又比铸造一个纯铜的巨大外椁节省金属,且结构更轻便。

在运输的时候,也节约了人力物力。

过于笨重,反而在搬运的过程中,说不定造成损坏。”

“我的这个推测,是根据春秋后一些高等级墓葬。

它们里面有“黄肠题凑”墓室外包镶玉石或金属的作法,以此作为理念参考推测。”

首先还是泉哥说话道:“我觉得古先生说的有道理。

大家注意看,外层的棺椁璧厚,至少都有1米。

如果是实心的青铜外层棺椁,需要巨大的人力搬运。

如果古人为了减轻重量,又不失棺椁的豪华。

外面就是一层青铜板,里面夹杂着木材就显得轻巧很多。

而且珍贵的木材,古人的墓葬都比较喜欢。

所以青铜板里夹杂木材的推测,应该是最好的组合。”

唐青笑道:“我非常认同古先生和泉哥推断。

毕竟在古代的墓葬棺椁制里,除了青铜,就是石头、木材,还有玉石。

石头和玉石是不可能的,石头和玉石是一样的笨重。

如果青铜板里夹杂石头和玉石,它还不如直接用实心的青铜。

或者是全部的石头或者玉石。

所以最后筛选下来,青铜板里夹杂的就只能是木材。”

【我反正是认同古先生的看法,毕竟他比我们所有人都专业。】

【我是完全相信古先生,他说的绝对没有错。】

【其实古先生的推理有事实依据的,历史上就出现过不少这种情况。】

【我见古先生刚才擦拭的地方,好像青铜板上还刻有图案。】

古先生认同的点了点头,“这位粉丝观察的挺仔细,青铜板上确实雕刻着纹路。”

古先生说着的时候,又沿着刚才的地方擦了一大团,青铜板上的雕刻纹路就很清晰了。

唐青腚眼一看说道:“古先生,这上面雕刻的蟠螭纹!”

泉哥认同道:“唐兄说的对,确实是蟠螭纹!”

古先生又找了不同地方擦拭,出现的雕刻纹路又不一样。

蟠螭纹、蟠虺纹、几何纹等几种雕刻纹路。

棺椁上还有象征性的青铜构件。

古先生介绍道:“蟠螭纹、蟠虺纹,都是春秋晚期最流行的纹路。

它们是由龙蛇变形而来的交织盘绕的纹饰,在古代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而几何纹路里面,又有云雷纹、勾连纹作为底纹。”

“其实按照我猜想推测,此棺椁的青铜板上,应该还有鸟虫书。

鸟虫书是春秋时期吴越地区特有的、将文字艺术化的字体。

如果棺椁上使用鸟虫书,可能铸有吴王阖闾的名字或功绩铭文。”

“由于时间有限,我就不都去擦拭,后面还有更好的东西等着我们去看。”

“至于棺椁上象征性的青铜构件,它们模仿了宫殿门扉的合页、铺首(衔环兽首),是以示这里是“地下宫殿”的入口。

它象征吴王阖闾的棺椁,就像皇宫宫殿一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