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浑天仪(2 / 2)

加入书签

>

与其它的有点不一样。”

“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整个浑天仪是以铜而铸造。

它的底座是一个十字形准基,以鳌足支撑,兼具精密性与稳定性。”

“我在说浑天仪的结构。

传统的浑天仪是两重环结构,也就起六合仪和四游仪为基础。”

“而李醇风改进的浑天仪,首次加入“三辰仪”作为中层环组,形成“三重环”的结构。”

浑天仪的外层是六合仪固定部分。

包含了赤道环、地平环、子午环,确定天体基本坐标。”

“浑天仪的中层是三辰仪。

它的核心创新,含黄道环、赤道环、白道环,可模拟日月运行轨道。”

“而浑天仪的内层是四游仪。

它是带窥管的旋转环,直接瞄准天体观测。”

【李醇风改进的浑天仪,听说比观测更厉害。】

【随着历史的进程,浑天仪也在不断的更新。

功能也更齐全,效率也更高。】

【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想要发明更先进的东西,还是挺不容易。】

古先生接着说道:“李醇风的创新,主要还是黄道与白道环的突破。

他新增了黄道环标识太阳周年视运动轨迹。

而白道环则是标识月球运行轨道。

两者可以联动调整,直接测定日月位置及交食条件。”

“白道环的设计为可移动式,能随天文变化实时校准,大幅提升观测精度。”

古先生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李醇风的改进创新。

还有一点,就是多维度坐标测量。”

“他改进的浑天仪,可以同时测定黄道经纬度,也就是日月五星的位置。

还可同时测定赤道经纬度,也就是恒星坐标。

还有就是测定地平经纬度,也就是天体方位与高度。”

“三种的同时测定,大大提高了测定的效率。

而且精准度还更高。”

“所以说,李醇风在浑天仪和天文学上的功效,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都知道李醇风厉害,只有实物摆在面前,才体会到他的厉害之处。】

【李醇风留下的天文学知识,至今我们都还在学习。

可见李醇风做出的浑天仪是多么厉害。】

【可惜,岁月流逝,再厉害的人也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