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仇人见面,分外眼红(3 / 4)
、或为奴婢、或为流丐,然舍生断后,功高于众。若朝廷真重忠魂,则不应止于赐名,而应昭告天下,还其清白出身,许其后代享抚恤、入学堂、应科举。否则,不过是以虚名慰亡灵,实则依旧轻贱其人。”**
奏折发出第三日,京中快马疾驰而来。
不是圣旨,而是一辆封闭马车。车帘掀开,走出一位白发老妇,身穿宫人服饰,怀抱一只檀木盒。
她说她是先帝乳母,奉遗诏而来。
盒中是一道密旨,朱笔亲书,盖有玉玺:
>**“朕登基之初,便闻‘赤心营’事。查历代兵档,果然多有隐匿。然朝中旧族盘根错节,不敢骤然清算。今朕将崩,唯愿后人继志。特准:凡经查实之无名忠烈,无论出身贵贱,一律追授‘义烈’称号,子孙免赋役三代,可入国子监旁听。另拨银十万两,用于全国范围内搜寻遗名、立碑建祠。望守名者勿懈,使孤魂归位,公道归来。”**
众人跪拜。
小满捧旨泪流满面。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奶奶常在灶前喃喃:“要是哪天,穷人的命也能算数就好了。”
如今,这句话正在变成现实。
仪式重启。
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宣誓,而是一场“正名大典”。数百守名者列队登上北岭,每人手中捧着一块新制刻砖,上面镌刻着刚刚恢复身份的亡者之名。他们一步步走向山坡,在原有墓群之外,开辟出一片全新区域,名为“义冢原”。
第一块砖由小满亲手嵌入土地。
“赵狗儿,南梁赤心营卒,年十七,阵亡于青阳坡。二零二四年,归名。”
第二块由苏砚放置。
“孙寡妇,原名不详,持刀断后,力竭而亡。二零二四年,正名。”
第三块、第四块……直至第一百三十七块全部安放完毕。每嵌入一块,全场齐声诵名一遍,声浪滚滚,直冲云霄。
夜幕降临,忆语花悄然绽放。
一朵、十朵、百朵,顷刻间铺满整个义冢原,洁白花瓣在月光下轻轻摇曳,宛如万千灵魂起身起舞。忽然,一阵微风吹过,花瓣竟组成一行字迹,悬浮空中:
>**“我们不是英雄,但我们值得被记住。”**
苏砚笑了。
她摘下蒙眼素绢,面向虚空:“你们听见了吗?这次,是你们在告诉我们。”
与此同时,西域沙丘之上,一头银毛小狐跃上高岗,颈间铜铃轻响。它仰头望月,口中叼着一片忆语花花瓣,似在传递某种讯息。远处绿洲中,牧民们纷纷走出帐篷,点燃篝火,摆上清水与干粮,对着风沙低语:“欢迎回家。”
东海渔村,“忆源祠”前鼓乐齐鸣。十二姓林氏后人齐聚,共同祭拜林大根。少年渔民将铁盒供于香案之上,朗声宣告:“今日起,凡我村出生孩童,入学第一课便是诵读《守饭者日记》。我们要让‘林大根’三个字,成为仁义的代名词!”
京城听名阁内,新帝披衣而起。他打开最新上报的名录,看到“义冢原”一事,久久不能言语。最终提笔批道:
>**“史官当记:此日之后,中华大地,再无无名之战,再无无碑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