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小小蕃国,城门叫阵(4 / 5)

加入书签

bsp;是周妈妈。

    “少爷……”她温柔低语,“你小时候最怕黑,每次我都给你唱童谣。你说,只要听见声音,就不怕了。现在,你也怕了吧?”

    柳先生浑身颤抖,眼中泪水滚落。

    “我……我只是不想再看见名字被风吹散……”

    “我知道。”周妈妈微笑,“可孩子,真正的铭记,不是把灵魂炼成兵器,而是让一个母亲能在清明端上一碗热饭,说一声:‘儿啊,娘没忘你。’”

    话音落,鼎崩。

    一声巨响,青铜巨鼎炸裂,黑雾四散,所有被囚禁的名字化作流光升腾,穿越岩层,飞向天际。有的回归故里,有的落于战场残旗,有的轻轻落在某个孩童梦中,低语一句“不怕”。

    柳先生瘫坐于地,青袍破碎,须发尽白。阿禾上前扶起他,不言责罚,只说:“回来吧,北岭还有你的蒲团。”

    七日后,朔州地脉恢复平静。朝廷派钦差前来调查,只见废墟中立着一块新碑,上书:

    >**“埋名冢?无名烈士之墓”**

    >**“姓名佚,功不灭;身已朽,志长存。”**

    >**??承灯会敬立**

    钦差欲迁碑入京,却发现无论多少人力都无法撼动分毫。只得奏报皇帝。帝感其义,特许在此建祠,并拨款修缮周边百里荒地,设“守名驿”,专供往来寻亲者歇脚。

    阿禾返程途中,在一处小镇停留。夜宿客栈,听见隔壁房中有女子低声哭泣。推门查看,见一少妇抱着婴儿,怔怔望着窗外月色。

    “你怎么了?”阿禾轻问。

    女子抬头,哽咽道:“我丈夫三年前战死边关,连尸首都找不到。昨天夜里,他忽然入梦,说冷,说饿,说对不起我和孩子。他还……还让我告诉你一句话。”

    阿禾心头一紧:“什么话?”

    “他说:‘谢谢她记得我叫张二狗。’”

    阿禾怔住,随即从怀中取出《听亡录》,翻到一页,指尖抚过那个早已录入的名字:

    >**“张二狗,河北人,十七岁参军,殁于朔州保卫战,未婚。”**

    她合上书,轻轻握住女子的手:“他没走远。只要还有人念他的名字,他就一直在听。”

    春回北岭时,阿禾收到一封信。信无署名,纸页泛黄,像是从极远处辗转而来。打开一看,只有寥寥数字:

    >**“我在西域找到了李青山的家。他妹妹抱着骨灰哭了三天。现在,她每天早上都会对着戈壁喊一声:‘哥,吃饭了。’”**

    信纸角落,沾着一朵干枯的白花。

    阿禾将信放在映雪的蒲团上,又取来一盏新灯,挂在殿梁,与王大山的矿灯并列。

    那一夜,北斗七星再次显现,桥形依旧。但这次,桥下多了无数细小光点,如萤火流动,仿佛有看不见的脚步正沿着星河往返人间与彼岸。

    招娣蹲在屋脊,望着星空,忽然笑了:“你说,以后会不会有一天,不再需要守名者了?”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