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条推荐Lighthouse Light(亮亮博士)看的那本书(6 / 9)

加入书签

p;  如果不是捡到那块“硬盘”,联盟甚至很难以观测到它们曾经存在过。

    也是因此,在对外联络部存在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对外联络部选择观测的,大都是“文明演化”以日或者分钟存在的文明。

    这些离地球比较“近”的文明,足以在宇宙中制造出一些明显的信号,但又不会灭绝的太快。

    就比如——塞尔达恩有机组织。

    它正是联盟记载里那种——“只是有点惨”的生物类格式塔文明。

    亮亮博士点进联盟的记录日志,首先出现在第一行的就是一行冰冷的文字:

    “(该文明已因“案件”事件消失)。”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

    那就是人类的思维模式并不复杂。

    不论是肢体(操作系统)、思维器官(处理模块)、还是能源装置(代谢结构),对于以每三分钟为单位迭代的塞尔达恩有机组织而言。

    人类无非是一个“思维方式、思考速度低效”的种群而已。

    ——它的运气很好。

    “氰化物/剧毒……氰化物/存续需要……”

    氰化物同样能对它的……它的“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造成一定损害。

    然后在三分钟后,这个文明就发现了,意外接触到了氰化物的“一部分”并没有因为那莫名其妙的“事故”死亡。

    是的,在那个时候。

    这个全然一体、天人合一的文明;

    这个没有个体,只有全体;

    没有主观意识,只有集体思维的文明——

    它显然不会知道“案件”是什么。

    它的存在范围一直在缩水,因为那些“事故”,完全不能理解,不能更改的事故。

    但在某一个时刻以后,塞尔达恩有机组织却发现了氰化物的神奇之处。

    在许多个河系的范围里,总有些“人形态”的“一部分”接触到了“氰化物”。

    二在宇宙RSI背景值大于一百后,也许有一种叫做“氰化物规则”的宇宙规则——

    “思考……延长……氰化物……”

    事后看来,这完全是蹭了在“案件”里,“被害人”往往能在死亡前的几秒钟里留下,也许一两道痕迹的“规则”。

    “被害人”死前的几秒,通常总能有一丝“反应权”。

    对于一个迭代以分钟来算的文明来说,几秒钟已经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了。

    这已然是一次完整的思考,可以容纳一次决策链思考和行动了。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