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现在,长谷川月亮已经发现这个【宇(2 / 6)
你几乎只能在《rsi指数初阶计算》这本书,或者其他研究书籍的第一页,在介绍rsi值公式研究歷史的段落里看到它。
实际上,除了pls值,也就是关於“正常人类环境存在指数”的公式,因为对【现实时间线】的进一步分析后,只进行了少量的修正外。
对因果一致性、时序一致性,以及意识同步性的数值计算,单论复杂程度和公式的长度,已经是“拉格朗日標准模型公式”的万倍。
——要知道,这个公式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物理歷史上最长、最复杂、最难懂的物理公式之一。
整个【研究层】为了將【柯南宇宙-002】以及【本宇宙】的rsi值变动统一在同一个框架下,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
【存在指数】这个数值被根据在【歷史惯性】中的波动,相较於【时间线】同样在【歷史惯性】的变动,拆分成三个维度进行统合。
老实说,目前看来隨著对【型月宇宙-001】的进一步探索,这个公式还会变的更长、更复杂。
但是如果你並不需要精確到小数点后十位这样的程度,或者討厌进行复杂的修正计算,又或者分析其中细分指数的每个意义。
【cyz效应】完全可以直接给出一个较为准確的结果。
因为你只需要对比【cyz效应】与【壳】的机制或者影响的对抗强度就好了。
高rsi值就表明同等的效果,需要更多的【cyz效应】来影响。
而如果【壳】存在某个【核心】,他本身的rsi值一定会非常高。
比如【江户川柯南】。
在第三指针案后,他拥有高达333的数值。
以至於如果一次性低於二位数地投入cyz效应,居然產生不了什么明显效果。
当然,现在这种对【cyz效应】的浪费行为,已经被明令禁止了。
甚至,联盟內部的rsi值检测仪,也都已经换成了在【循环辐射场】里“蘸了蘸”的材料。
不过,对於身处於【型月宇宙-001】的长谷川月亮来说。
在没有办法进行更精確的研究前,直接拿【cyz效应】的流逝程度来用作对比,也勉强能接受。
更何况目前测得的rsi值实在是不太高,费的效应值微乎其微。
tdd给出的结论是:
目前並未在日本范围內扫描到高rsi值,在未发现明显rsi异常情况下,结合资料分析,尚不能確认该【宇宙】一定存在某种绝对核心。
长谷川月亮试著给出一个解释。
“会不会……是【根源】才是【核心】”
根据【故事架构实验室】的《敘事学核心》理论,可能性较低。目前尚无信息表明,【根源】是该【世界观宇宙】的推动要素。
通常来说,一个无意识的物体,並不会成为一个【核心】。
这就像你不能將【本宇宙】的“宇宙大爆炸”称为一切的开始一样。
它也许更像是一种被称为“背景介绍”的存在。
如果类比来说,【根源】也许类似於【侦探】或者【案件】这个概念,它的確是【本宇宙】至高无上的事物。
——但它的伟大並非是因为【侦探】或者【案件】本身,而是因为【名侦探柯南】。
因此,目前tdd还是倾向於——
根据相关【歷史惯性】信息,已归纳出三种最大可能。
可能性一(较大可能):考虑到该【世界观宇宙】存在『平行宇宙概念』、『分润现象』,个体的rsi值异常效应被同样分润。
可能性二(较大可能):【核心】目前並不处於目前所在世界/时间线。
可能性三(较小可能):该【世界观宇宙】彻底不存在作为【核心】的rsi值异常,也不存在相应的“衍生效应”。
现在,长谷川月亮已经发现这个【型月宇宙】的麻烦之处了。
虽然【壳】的机制,目前来看並不会因为【歷史惯性】的偏离而在一开始就用出全力。
但如果你都不能確认【核心】的存在,或者存在与否的话——
你又怎么確认正確的【歷史惯性】是哪一个呢
举个例子,如果【型月宇宙-001】选择【圣杯战爭】中的某一个个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