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挖藕(2 / 5)

加入书签

想,估计万山之前也来水街逛了,否则不会养螃蟹。

而螃蟹万山已经养了,赵砚觉得他再养的话,不新奇。

这样一想,赵砚往水街上跑的一趟就扑了空。

回去的路上,他没有让牛走的那么快。

他一边往石缝镇的方向赶,赵砚一边观察。

石缝县的大部分地都是旱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是水田。

因着石缝县的地势还有河流走势,他发现双河村真是一块宝地。

双河村这个地方,不缺水,遇到雨季了,有大坝存水,旱季了有大坝泄水。

大坝在双河村,让双河村也占尽了好处。

正是占着好处,他一路走,也发现了好像只有双河村这种地方有大大小小的池塘。

赵砚心里面有了别的打算。

回家后,他他把从县里面给娃娃们捎回来的糖给江若,跟他说:“若哥儿,咱再买两个池塘吧。”

“咋还要买?”他家的池塘就够大了,有六亩呢。

赵砚说:“咱县里面池塘少,县里面各个饭馆都收藕,咱种了藕有地方卖!”

“真的?”

赵砚点了点头。

江若想了想就说:“想买就买吧,就当多买两亩地了!”

谁家嫌地多?

赵砚也这样想。

瑜哥儿站在娃娃车里面看着江若手里面拿的一包糖,向他伸了伸手:“呀呀!”

江若跟赵砚说:“你去镇上或者去县里面了,别再买糖回来了,钟哥儿今天来可是说了,小娃娃们吃太多糖不好,对牙也不好。”

赵砚说:“这没事,反正娃娃们到五六岁了还要换牙。”

这茬牙坏了就坏了,还有下一茬。

“咋没事了?钟哥儿说不能吃就是不能吃。”江若有点生气的说。

怎么可以这样想?

赵砚眼看着自个儿夫郎要生气了,忙环着江若的胳膊说:“好好好,我听你的。”

他同情的目光看了看三个娃娃。

他哪是不在意娃娃?

他是自己小时候没糖吃,馋,不想让娃娃跟他小时候一样罢了。

赵岐今日去猪场了,跟万山还有朱大朱二一块儿把猪场外面的篱笆又围了围。

也正好,宋禾这些天忙完邻村订的竹子后,想趁着得空,把竹林的竹子修一修。

好多砍下来的不要的长得歪的,或是品相不好的竹子,全让万山用牛车拉到猪场了。

他们就用这些竹子围成篱笆院墙。

这次的篱笆院墙,比起之前的,更高了。

赵岐回来问赵砚:“藕卖的咋样?”

“还成。”赵砚跟他说了说。

赵岐点了点头:“这生意能做。”

“你要做吗?正好我想再买几个池塘,可以一块买。”

赵岐摇了摇头:“我不干。”

他有别的想法。

这个想法从梁大开始养猪时,他就已经萌生了。

赵砚也没问他,赵岐这么大了,早就不用他管了。

有那闲心,他还不如操心操心他家的娃娃们。

回来路上,他还听人说,县里面附近的村子里面,有小娃娃身上长水痘发烧的。

那病要是传染了,可是能要娃娃命的!

赵砚跟江若交代:“这些天别把娃娃带出去了。”

他跟江若说了说娃娃们会得的水痘的病,江若一听也觉得可怕,好几天都没有带娃娃们出门。

赵砚不仅跟他说了说,还跑去跟宋禾还有赵赫都说了。

林川知道后,每天晚上都在药铺里面熏艾草。

也不让钟哥儿来药铺了。

他害着身,也容易染病。

万重和周悦大概是都知道了,也不抱着娃娃出来了。

他们不出来,江若不意外。

江若意外的是孙海也不出去了。

每天也不忙着上山去打猪草了。

江若问他,孙海什么也没说,就说:“想在家歇歇。”

可是他能瞒得住江若吗?

晚上,江若兴奋的跟赵砚说:“海哥儿害身了!”

“什么时候的事儿?咋没听老二说过?”

赵砚尤记得半个月前,赵岐跟他晚上一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