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入局(2 / 3)

加入书签

> 密报末尾附上了一份对幸福乡“贡献点”制度的粗略观察,这种以劳动换取报酬,多劳多得的规矩,让杨清源这种处理惯了赋税徭役的老官僚都感到了一种直白到近乎原始的驱动力。

一名亲随悄步入内,将另一份急报呈上:“总管,南扬郡守的小舅子郭珩,已高调抵达棘阳县城。”

杨清源的目光甚至没有离开手中的密报,只是从鼻腔里发出了一个轻微的回应。

他看都未看那份关于郭珩的急报,便随手将其丢入一旁的纸篓,纸张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派人盯死棘阳的粮价和铁价,有任何异动,即刻回报。”

“遵命。”亲随躬身退下。

帐内重归寂静,只剩下烛火燃烧时偶尔发出的轻微噼啪声。

杨清源的目光最终落回那份描述“天兵”的密报上,修长的指节无声地叩击着桌面,上面“李胜”二字,仿佛带着千钧之重。

灌钢法,曲辕犁,活字印刷……还有这神鬼莫测的“天兵”。

一个人竟然能在短短数月间,从一个籍籍无名的亭长,成长为割据一方的势力之主,这种速度已经完全超出了常理。

长久的沉默后,杨清源缓缓起身,走到一旁的书架前,从一个暗格中取出一套崭新的笔墨纸砚。

他没有用惯常处理公文的旧笔,而是换上了一支从未用过的紫毫小楷。

他亲自研墨,铺开一张没有任何标记的素白信纸,提笔蘸饱了墨,落笔时却停顿了片刻。

最终,他在信纸上写下的并非任何关于棘阳或李胜的字眼,而是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日常问候与时政见解。

一封长信写罢,他仔细地吹干墨迹,将其装入一个特制的用火漆封口的牛皮信筒。

“来人。”

一名亲随再次入内,无声地跪倒在地。

“将此信,走暗桩,用最快的渠道送往京城太常寺少卿府。”杨清源将信筒递出,“不得经过任何驿站。”

“属下明白。”亲随双手接过信筒,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帐外夜色中。

帐内,杨清源重新坐回案后,拾起一份关于运河堤坝的工程图纸。

南扬郡的风云,似乎远不如眼前这道堤坝的稳固来得重要。

……

卧龙山。

竹庐之内,棋子落盘的脆响与风过竹叶的沙沙声清浊相间。

林琬琰执黑,秦伯执白。

棋盘之上,白子已成天罗地网之势,一条黑子大龙被困于中央,最后一处气眼被彻底封死,再无转圜余地。

秦伯顿了顿,继续说道:“殿下,这位李公子……怕是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复杂。我们与他合作的风险还是太大了,到底是与虎谋皮还是能借东风,现在都不好说。”

林琬琰沉默不语,只是看着棋盘上被围困的黑龙,久久不言。

秦伯将一枚白子落在棋盘上,截断了黑子的大龙。

“殿下,李胜赢了,赢得匪夷所思。那‘天兵’之术已非凡人手段。我们若想借其力复国,怕是会引火烧身。”

林琬琰看着满盘皆输的棋局,沉默了许久,才轻声说:“秦伯,或许我们该换个思路。与其想着如何‘借’他的力,不如想想,如何成为他不可或缺的‘助力’。”

秦伯沉默了一下,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他放下手中的棋子,然后换了个话题:“殿下,孙天州的小舅子郭珩到了棘阳,行事颇为张扬。”

林琬琰并未去看那盘已定的死局,她的目光落在桌案另一侧的两份情报上,这是夜枭刚刚呈上来的。

一份详细记录了郭珩自入城以来的一举一动——宴请、索贿、言语无状。

另一份则是派人从幸福乡周边村庄收集来的,关于“贡献点”制度的详尽描摹,上面清晰地记录着“修一尺墙,得十点”、“烧制一筐木炭,得五十点”之类的具体条目。

“秦伯,您看这份制度。”林琬琰轻声开口,指尖点在那份来自幸福乡的情报上。

秦伯将目光从棋盘移开,拿起那份情报逐字逐句地看着。

很快,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