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0章 抵达酒店(1 / 2)

加入书签

黑色轿车在通往滇南市的高速上平稳行驶,窗外的斜阳之光透过车窗,在车内投下黄色的光影。

王立庆坐在后面,用手机当镜子,反复调整着脸上的假胡子。

这是他第二次做这种“伪装”,可心里依旧觉得别扭,尤其是想到一会儿要以这副模样见到自己的学生——滇南市委书记李伟刚,他的心情就更加复杂。

“你说我这模样,纪委的同志们见了,怕是要认不出了。”王立庆叹了口气,摘下头上的鸭舌帽,露出有些谢顶的头顶,又赶紧戴上,“活了大半辈子,净干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蒋震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什么事都有第一次。上次在清和县,你不也适应了?再说,咱们这是为了查案,又不是耍花样。等抓到了贪腐分子,你就会觉得这些‘别扭’都值了。”

“话是这么说,可……”王立庆欲言又止,眉头皱得更紧,“滇南市的李伟刚,是我在党校教过的学生。当年他还是挺优秀的,我也挺看好他的,没想到现在……”

他没继续说下去,但语气里的惋惜显而易见。

蒋震早就通过张子豪的调查得知了这层关系,此刻听王立庆主动提起,也不意外,只是淡淡道:“我还以为你打算一直瞒着我。”

“瞒不住,也没必要瞒。”王立庆摇了摇头,语气诚恳,“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算是看明白了,你做事情光明磊落,而且有勇有谋,比我更像个‘纪委书记’。难怪当年王老书记会这么看重你。”

提到“王老书记”,蒋震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想起前年王书记退位时,特意让他进京见面的场景。

那时候的王书记,因为早年办了太多大案,得罪了不少人,日常起居都有专人保卫,却破例见了他这个后辈。

“你太年轻,锋芒太露,在官场不是好事。”当时,王书记坐在书房的藤椅上,语气沉重地说“这次把你调到云州,看似是贬,实则是让你沉淀。官场从来不是只看能力,平衡、隐忍、时机,缺一不可。但你要记住,无论到了哪里,都不能丢了为民办事的初心。将来有机会,自然会有人提携你。再者,一旦有机会进入了领导视野,必须要加倍努力才行。”

那段话,蒋震一直记在心里。

所以这次到了广贵,面对扶贫领域的贪腐乱象,他才会如此坚决——不仅是为了完成大领导的嘱托,更是为了不辜负王书记的期望。

“王书记对我确实有知遇之恩。”蒋震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怀念,“他教会我的,不仅是怎么当官,更是怎么做人。这次的扶贫工作,我必须全力以赴,不能让他失望,更不能让老百姓失望。”

王立庆看着蒋震坚定的侧脸,心里愈发确定,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他沉默了片刻,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问道:“蒋省长,有件事我一直很困惑。之前彭书记对你的态度那么强硬,甚至处处阻挠扶贫调查,可后来在常委会上,他却突然服软,主动放权让你牵头调查组,这到底是为什么?”

蒋震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轻轻探过身说:“因为我每个月都会通过冯浩然书记,直接向领导汇报广贵的扶贫进展。”

“什么?!”王立庆猛地坐直身体,眼睛瞪得溜圆,脸上的假胡子都差点掉下来,“你直接向领导汇报?这……这是真的?”

他的大脑瞬间一片混乱。

之前彭来昌也曾旁敲侧击地说过,说蒋震是不是在向上级递“小报告”,当时他还以为只是向某个部门反映情况,没想到竟然是直接向大领导汇报!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蒋震敢如此硬气地和彭来昌叫板,为什么彭来昌最后会突然服软——他是怕了,怕蒋震在大领导面前告状,怕自己的乌纱帽不保。

“当然是真的。”蒋震点了点头,语气平静,“扶贫是大领导亲自盯着的重点工作,他需要知道最真实的情况。彭来昌以为捂着盖子就能蒙混过关,却没想到,我早就有了直接向上面反映的渠道。”

王立庆深吸一口气,心里的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了。

他终于明白,蒋震的底气从来不是什么“愣头青”的莽撞,而是有大领导作为后盾,有为民办事的坚定信念。

和这样的人站在同一战线,不仅是明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