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总司令的宽慰:优势,依然(2 / 3)

加入书签

,由于汉奸告密,小鬼子宪兵开始全面调查郁达夫,并准备对郁达夫在内的南下文化界人士实施大屠杀。

    身处险境的郁达夫安排胡愈之等人先行离开爪哇。

    胡愈之、郁达夫等参加抗战委员会的28位文化界人士流亡到爪哇苏门答腊岛中西部的巴亚公务市,郁达夫化名赵廉,在当地夏国人协助下开了一家“赵豫记”酒厂。

    后来小鬼子宪兵得知他精通日语,胁迫他当了7个月的翻译。

    其间,他暗中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在当地夏国侨胞协助下开设酒厂谋生。

    等到45年8月29日晚,郁达夫在南洋的一个小市镇失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百三十三章总司令的宽慰:优势,依然在我(第2/2页)

    9月17日,鬼子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而此时,在得到了有关于北满之战的具体信息之后,郁达夫先生再也无法掩饰心中的激动。

    刹那之间!

    热泪盈眶、痛哭流涕。

    此时的他,对当年杜甫听闻官军收复失地时的激动可谓是感同身受。

    有过之而无不及。

    郁达夫先生用颤抖的双手捧着得到的电文,在昏暗的灯光下一遍一遍读着。

    任凭泪水,打花草稿。

    良久之后,郁达夫先生提笔缓缓写道:《论抗战之转折点——北满反攻战,此战之后,寇可往,我亦可往!》

    雄浑激荡的文字!

    真挚的感情!

    一经发表,便在全国上下引起了轰动。

    无数热血青年,被奉北的北满反攻战燃起了激情、燃起了希望。

    依然掌控在大夏国军队手中的大城市,无数学子自发组织游行。

    热情洋溢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城市。

    “奉北野战军万岁!”

    “大夏国万岁!”

    “大夏国不会亡,大夏国不会亡!”

    “寇可往,我亦可往!”

    “奉北属于大夏,奉北属于大夏!”

    嘹亮的口号声中,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商贾、文士纷纷驻足观看。

    城内响起的鞭炮声,先是零零星星。

    再之后,整个城市都被热闹的鞭炮声覆盖。

    鞭炮声过后的浓烟,充斥了整个街道。

    所有人!

    都洋溢在欢快而热烈的气氛之中。

    北满反攻战之胜利,洗刷了九一八之后的耻辱。

    这一战,对于整个大夏国而言。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