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码头遗泽静默指引(1 / 2)

加入书签

踏入这处沉寂了万古的码头,时间仿佛在此凝固。

空气带着陈腐的水汽和金属锈蚀的淡淡腥味,却又奇异地保留着一丝洁净,仿佛某种净化机制仍在极低功耗下顽强运行。

那低沉的嗡鸣声源自从码头后方拱门内,稳定而富有节奏,如同这颗遗迹心脏仍在微弱的搏动。

陆见平没有贸然深入拱门后的黑暗。

他先选择在相对开阔、视线良好的码头平台进行休整和初步探索。

他服下灵液,运转功法,驱散着浸入骨髓的阴寒,恢复近乎枯竭的真元。

在此地,煞气的侵蚀微乎其微,空气中稀薄的灵气反而比黑岩谷纯净许多,让他恢复起来事半功倍。

状态稍复,他便起身,如同一个谨慎的考古学家,开始系统地检查码头控制室和周围的设施。

控制室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显破败,大部分仪器都已黯淡无光,覆盖着厚厚的尘埃。

然而,那个仍在缓缓旋转、散着柔和白光的水晶球,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他小心翼翼地用神识再次接触,这一次,他不再试图强行读取,而是以一种“请求接入”

的意念,配合着星钥散出的、极其微弱的同源气息。

水晶球的光芒似乎明亮了一丝,内部流转的图像和符号变得稍微清晰了些。

依旧是残缺不全,但他能辨识出几个关键部分:

水文图:展示了碎星湖与这条地下暗河的水流联系,标注了几个危险的漩涡区和相对安全的航道。

一条被高亮(或许是后来标记)的路径,从码头下方延伸,迂回地通往碎星湖的某处隐蔽岸边。

能量流向图:描绘了以码头为中心,周边区域的能量分布。

黑岩谷被标记为大片的、翻滚的猩红(高浓度煞气区),而碎星湖区域则色彩斑驳,标注着几种不同的能量表征,并特别用警示符号标记了几个点,旁边注释着“高能生命反应”

、“空间不稳定”

等(通过星钥感知其意)。

警戒分布图:这是一副简略的示意图,显示了以“天工坊”

核心区域为中心,外围散布着许多小点,旁边标注着“自动防卫单元”

、“环境监测节点”

等。

图表旁还有一行小字提示:“非授权接近核心区将触防卫机制。

需‘天工符印’方可安全进入。”

最后一条滚动信息(似乎是在系统完全静默前留下的):“……遵循静默协议……分散隐匿……警惕‘巡天司’侦测……知识火种不灭……”

“天工符印”

、“巡天司”

这两个关键名词让陆见平目光一凝。

前者是进入核心区域的关键,而后者,听名字就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肃杀与监控意味,结合其“侦测”

的行为,显然是与这未知文明对立的势力。

他小心地取下那几个未腐朽的卷轴筒。

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一种韧性极佳的薄膜,上面用那种古老的符号和简图,记录着码头各种设施的操作指南和简易维护手册,包括一个小型“水体净化阵列”

和“环境稳定结界”

的启动方法——虽然大部分功能已失效,但或许能找到仍可使用的部分。

另外几个卷轴则更像是日志或笔记的残片,字迹潦草,充满了紧迫感。

上面反复提及“大崩塌”

、“法则侵蚀”

、“紧急撤离”

、“保存火种”

等字眼,描绘了一幅文明遭遇灭顶之灾时的仓皇与决绝。

除了信息,那些造型奇特的工具也让他爱不释手。

一件可以自动调节角度、精准切割金属的“矩尺”

;一个能够探测微弱能量流动的“探针”

;还有几个小巧的、不知用途的晶体模块。

这些工具的设计同样充满了几何美感,其运作原理与他领悟的“几何道语”

隐隐相通,稍加研究就能上手。

他将所有有价值的东西一一收起,特别是那枚水晶球,虽然无法带走其本体,但他已用神识尽可能记下了其中显示的地图和关键信息。

做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