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3)
降将安抚之事毋需分心,寡人将亲临训谕。
至若军事军校筹建,亦由王庭统筹,诸卿但管练兵即可。
"
臣遵王命!
"
臧洪肃然领旨,执圭而退。
明君策·海政篇
王观水师将甘宁,谕曰:"
兴霸所请海军扩编,准。
此番北征水师战功彪炳,特赐尔募兵特权——凡燕境军民自愿者,皆可编入水师,建制限十万。
需用钱粮具本上奏,造船厂若不足用,即增新厂。
"
又示:"
另设海军学堂育才,自此水师当为国朝重器。
兴霸,可称心意?"
海军的重要性,在这个时代或许没有人比刘凤更加清楚。
他一直希望大力展海军,但在初期阶段,由于缺乏显着战绩,军中和朝堂对海军建设颇有微词。
当时燕国正忙于民生经济建设,海军短期内难以挥作用,因此刘凤暂时搁置了这一计划。
如今,百官亲眼见证了海军的作用,刘凤自然决心全力支持海军建设。
至于建立海军学院,这原本就是他酝酿已久的计划。
有一句至理名言:十年,百年海军!
在崭露头角之前,海军才是真正称霸世界的关键。
刘凤的目标是未来的四大帝国争霸,因此他必须提前为海军奠定基础。
海军学院正是打造无敌舰队的最佳途径。
刘凤从未怀疑自己能否君临天下,他对自身和燕国文武百官充满信心。
大汉帝国共有一百零三个郡国,而燕国已掌控十七郡,接近帝国五分之一的疆域。
只要消化新占领的领土,燕国国力必将暴涨,再加上冠绝天下的军力和对天下大势的先见,扫平群雄、重整山河只是时间问题。
刘凤的目光早已越大汉疆域,放眼世界。
要征服天下,必须拥有强大的;而要制霸四海,则离不开庞大的海军。
现在提前布局海军,正是为未来的世界争霸做好准备。
“臣,谢王上对海军的重视!”
甘宁难掩激动,恭敬地向刘凤谢恩。
他强压心中澎湃,退回朝班,此刻他已预见海军的崛起——未来,海军将与并驾齐驱!
海军从此脱离附属地位,正式成为作战力量。
甘宁满面红光回到朝班时,刘凤正含笑注视着右侧的武将队列,特别点出道:"
张翼德、关羽、臧洪、赵云、褚飞燕、太史慈、张牛角,训练新军需改变固有模式。
燕国疆域扩展,各郡县皆需驻防力量。
当着手组建步兵体系——刀盾、长枪、等兵种均需成建制训练。
武器装备方面,锦绣山庄各工坊即刻全力赶制,务必使全军尽早完成换装。
"
刘凤敏锐意识到,燕国现有部队多属骑兵建制。
无论是黄金火骑兵、百战神机营还是幽燕轻骑,皆属骑战精锐。
这三支劲旅虽威震四方,却难应对攻城守备之战。
依照当世战争规律,城防战事远比频繁。
欲图霸业或固守疆土,单靠骑兵难竟全功。
北方平原尚可纵马驰骋,然南方水网密布、城池林立,岂能用骑兵强攻坚城?当下组建多功能步兵军团实为当务之急。
"
末将遵命!
"
七位将领同时捧着玉笏躬身应答。
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虽惯于指挥铁骑,却也深谙单一兵种难以争霸天下的道理。
刘凤目光转向簿曹从事麋竺:"
子仲,即刻拟订新政令"
燕王新政:汇聚匠才,振兴百工
为安置洛阳百姓并解决工坊人力之困,燕王特颁新政:凡洛阳百姓中有技艺者,无论木匠、铁匠、工匠等,皆编入锦绣山庄各工坊效力。
王命已下:锦绣山庄工坊即日扩建,各匠师须广收学徒。
此举既可安顿流民,又能补工坊人力短缺之弊。
"
臣,领命!
"
大司农麋竺执玉笏出列,恭然应诏。
两侧文官皆露欣然之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