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1 / 4)
剑锋流转间,这位白马统帅突然放柔声调:“袍泽们今生缘尽,来世再续兄弟情谊。”
佩剑寒光倏忽已抵咽喉,他凝视着毕生劲敌,喉结滚动:“燕王伯圭以死相托,望君守信。”
剑刃抹过颈项的刹那,周遭只闻铠甲铮鸣。
公孙瓒身躯如青松不倒,染血宝剑坠地铿然。
刘凤望着这具不倒尸身,指节捏得白:“好个白马将军当真”
话音未落,公孙越等人齐声长啸:“主公且慢行!”
十数道剑光同时掠过脖颈,血雾在夕阳中绽开猩红花瓣。
典韦怀中猝然接住飞来的头盔,听见自家主公轻声喟叹:“竟能得将士如此恩师当年所言不虚啊。”
峡谷内三万铁骑寂然无声,染血的兵刃接连坠地。
有人突然以拳抵额重重叩,铠甲碰撞声如骤雨敲阶。
这声响迅蔓延开去,最终化作淹没整座山谷的金铁哀鸣。
刘凤望着峡谷内三万白马义从弃械下马、跪地求降的景象,抬手示意道:"
杜远,命人打开谷口,逐一收编这五万白马义从降卒。
"
"
先将俘虏押回蓟城。
待平定北疆叛乱后,再行商议安置事宜。
"
"
末将遵命!
"
杜远抱拳领命,转身调度士卒开展收编事宜。
不多时,堵在峡谷口的巨石被缓缓移开。
三万白马义从陆续走出峡谷,个别将士仍试图策马突围——虽主将自刎前令全军归降燕王,燕王亦承诺既往不咎,但这些曾在燕国境内大肆破坏的将士始终心存疑虑。
更因对旧主忠心耿耿,他们实难立即臣服逼死主将之人。
然而谷外景象令所有人驻足——数万燕军手持机关弩严阵以待。
若强行突围,必遭箭雨诛杀。
刘凤早有所料。
他从不相信主将自刎后,这些精锐会真心归顺。
面对森然箭阵,白马义从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湮灭,最终在燕军押送下向蓟城缓缓行进。
峡谷之巅,黄忠见战局已定,凝视着君王的背影拱手道:"
主上,如今我军该当如何?是继续追击叛军,还是班师回朝?"
刘凤闻言眉头紧锁,沉吟片刻道:"
公孙度老贼虽已逃遁,但扶余与联军仍在营中盘踞。
犯我燕境者,必当尽数剿灭!
"
"
末将明白!
"
黄忠郑重抱拳应命。
望向谷底公孙瓒的遗骸,刘凤轻叹道:"
韩忠,派亲卫去将伯圭将军的妥善安葬。
虽生前为敌,但逝者为尊。
如此豪杰,不该暴尸荒野。
"
"
遵命!
末将这就带八百亲卫前去收敛。
"
韩忠肃然领命,当即率人下山料理后事。
此时,一名黑衣密探疾步而来,单膝跪地呈上竹筒:"
主上,刚收到飞鸽密报。
"
刘凤接过信筒问道:"
消息从何而来?"
密探答道:"
信鸽脚上系着密信筒,来源不明。
"
"
退下吧。
"
刘凤展开绢布细读,面露讶色。
黄忠见状关切道:"
主上,可有变故?"
"
无妨。
"
刘凤摇头苦笑,"
不过是潜伏叛军的密探送来新情报罢了。
"
密信内容显示:昌黎叛军大营中驻扎的三万辽西军,在公孙续及关靖、田楷、严纲等将领率领下已撤往辽东地区。
目前昌黎叛军驻地仅剩扶余与两队留守。
当前最关键的是绝不能放任与扶余军队撤回辽东。
先贤曾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扶余与军队乃践踏燕国疆土的元凶,绝不可饶恕。
刘凤环视众将,目光最终落在典韦、周泰、赵云三人身上,厉声下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